1974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我国气象卫星云图的接收和应用概况
    汪文修
    1974(3):3-8.
    [摘要](1746) [HTML](0) [PDF 500.78 K](1251)
    摘要:
    1973年11月12日—19日在武汉召开了“全国气象卫星接收和分析应用经验交流会”。本期刊登了“我国气象卫星云图的接收和应用概况”一文外,还选登了几篇交流会上介绍的经验,供夏季预报时参考。“全国气象卫星云图会议论文集”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编者
    2  红外云图应用于夏季暴雨预报
    1974(3):9-13.
    [摘要](1224) [HTML](0) [PDF 444.64 K](1124)
    摘要:
    一、前言近年来国内对于卫星云图应用于降水预报作了很多工作,但主要限于电视云图的分析。诺阿2号红外云图对1973年的暴雨预报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本文应用红外云图对1973年华北的四次大暴雨过程进行分析,这四次过程是1973年7月1—3日,7月13—15日,8月18—20日,8月30—31日。这四次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很相似,过程降水量最大值达到或超过100毫米。通过这四个例子企图进一步分析暴雨产生的原因以及降水区分布与急流的关系,下面着重以7月13—15日济南地区大暴雨为例进行讨论。
    3  利用卫星云图作台风预报的一些经验
    廉淑芳
    1974(3):14-20.
    [摘要](1624) [HTML](0) [PDF 479.76 K](1222)
    摘要:
    一、前言两年来,我们在台风预报中着重使用了卫星云图,初步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所介绍的南海台风和西太平洋台风预报经验,是根据卫星云图资料作出的,它的目的是想直接在卫星云图上,从云系结构和云系分布的外形特点入手,找出作台风动向、发生和发展的预报指标。
    4  对华北地区夏季几种雷暴的分析
    董立清
    1974(3):20-24.
    [摘要](1432) [HTML](0) [PDF 361.55 K](1244)
    摘要:
    雷暴是华北地区夏季重要的天气现象之一,对飞行安全有很大影响,因此雷暴预报是天气预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把卫星云图应用于雷暴预报方面还刚刚开始,又因为我们收的是极地轨道卫星云图,两张云图之间相隔时间较长,所以单独用卫星云图资料来进行生命极短的雷暴预报,目前还有一些困难。本文对雷暴的分析还是采用天气图资料和卫星云图资料相结合的方法。
    5  甘肃省冰雹天气的卫星云图分析
    1974(3):25-30.
    [摘要](2110) [HTML](0) [PDF 429.05 K](1167)
    摘要:
    冰雹是我省主要灾害性天气,用天气图做冰雹预报困难较多。卫星云图能反映云的分布,直观地表示对流发展的程度,为冰雹预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根据1973年艾萨-8、诺阿-2卫星云图资料,分析了甘肃省的冰雹天气,总结出冰雹天气的云图特征,指出两类冰雹天气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一些预报判据。
    6  气象卫星的轨道
    1974(3):30-30.
    [摘要](1529) [HTML](0) [PDF 81.93 K](1184)
    摘要:
    气象卫星主要是根据天气分析预报的需要而发展的人造卫星,要求它对全球各地的天气现象(如云、雨等)和气象要素(如温度、气压、湿度、风等)能够进行连续观测,并且有相当的精确度。为了满足气象上要求,现在气象卫星轨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倾角而言的准极地轨道,另一类是对卫星运行周期而言的地球同步轨道。
    7  卫星云图亮度分析
    党人庆 刘长盛
    1974(3):31-32.
    [摘要](1832) [HTML](0) [PDF 141.18 K](1218)
    摘要:
    文内第一部份提出一个设备,可以分析卫星云图的亮度。第二部份对红外和可见光云图上的亮度与雨区分布的关系作了个例分析。一、亮度分析设备及使用在用扫描辐射仪测量的每张卫星云图上,包括红外和可见光照片,都附有由黑色到白色的温度标尺或亮度标尺,以帮助判断灰或者白的程度。但是用肉眼判断时不易一致,各人看的结果也有差别。
    8  对流层遥感技术的现状
    C·戈登·利特尔 卢志强
    1974(3):33-41.
    [摘要](1197) [HTML](0) [PDF 639.78 K](1123)
    摘要:
    本文试图概括现在对流层的遥感技术现状。一、对流层遥感技术的作用环境情报和预报服务的质量,取决于观测资料,特别是这些资料的时空密度。目前的探空站网加上气象卫星观测,主要是适合于占10~3公里的空间、1—2天的天气尺度。今后急需改进的却是1—100公里范围、6小
    9  副热带中气旋的中尺度气象学的研究
    荒川秀俊 渡边和夫 土屋清 藤田哲也 马鸣宇
    1974(3):42-49.
    [摘要](1512) [HTML](0) [PDF 585.23 K](1151)
    摘要:
    副热带中气旋在各种大气扰动中所占的位置,根据其大小和强弱来看,界于温带气旋和弱的热带低压之间,它发生在海洋上,最大也只有100—200公里,利用现有的观测网能观测到的机会极少。因此,几乎没有什么线索来研究它的结构和性质。1960年9月1日一个偶然的机会,名濑站的雷达发现了一个中气旋,并对它做了很详细的记录。这个中气旋发生在中国东海,向东北方向移动,经过一昼夜,最后在九州中部登陆后消失。这一扰动肯定不是副热带中气旋中最典型的例子,但是通过对这个实例的研究,窥探到了中气旋的一般结构、性质。中气旋作为副热带的扰动具有螺线状降雨带,随着它进入中纬度,在强烈辐合的东半圆内的雨区发生了为数很多的积雨云,形成了明显的中高压。可是,作为扰动的主体的中气旋和伴随着而出现的中高压,它们的大小和强度是属于同一量级的,它们的特征是后者显著地改变了前者的结构。再有,因环流较弱,不可能形成对称的结构,这也是它的一个特征。利用有限的高空观测点和高山观测站的观测资料,按时间序列进行内插,从1公里到14公里每隔1公里做一张等高面天气图,共做了14张,从而进行了三维空间的分析。结果表明:流向副热带中气旋的空气流入量恰好处于积雨云的空气流入量与正在发展期的台风空气流入量之间。
    10  四川区域性冰雹的分析和预报
    1974(3):50-53.
    [摘要](1252) [HTML](0) [PDF 297.56 K](1148)
    摘要:
    一、前言冰雹是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省每年春、夏、秋三季都有发生。对国民经济和军事活动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当农业大小春作物成熟的季节,一场冰雹常造成很大损失。
    11  梅雨季节大雨暴雨预报方法
    1974(3):53-54.
    [摘要](1211) [HTML](0) [PDF 154.93 K](1123)
    摘要:
    为了做好气象工作的“两个服务”,我们对梅雨季节大、暴雨的预报方法进行改革,寻找预报大雨暴雨的预报指标。在1973年梅雨期(5—6月)中,共出现大、暴雨13次,我们报准了11次。现将预报方法和指标简述如下:
    12  罕见的月雨量高峰预报
    1974(3):55-56.
    [摘要](1151) [HTML](0) [PDF 136.06 K](1175)
    摘要:
    我县历年7月份雨量多寡分布不均,多至330毫米,少则仅降100毫米。雨量多时,山洪暴发。雨量少时,易发生夏旱,造成粮食歉收。气象站能否较准确地预报出7月份的降水趋势,是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业增产的大问题。也是落实毛主席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的实际行动。同志们认识到它的重要意义,去年5月即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分析、制作汛期雨量预报的工作,报出了1973年7月份为雨量高峰月的正确预报。
    13  日本试制改良遥控数字气压表
    马鸣宇
    1974(3):57-57.
    [摘要](1207) [HTML](0) [PDF 128.69 K](1126)
    摘要:
    为了实现气压观测简易化和自动化,日本设计试制了将空盒大部分力用重锤来抵销,将剩余的力以自动平衡方式的弹簧秤来测定的改良型数字气压表。它的精度可达±0.1毫巴。
    14  国外的几种遥测雨量计
    郭锡钦 张庆阳 张菊生
    1974(3):58-58.
    [摘要](1571) [HTML](0) [PDF 62.41 K](1105)
    摘要:
    美国一气象研究公司研制的低惯性翻斗装置,在降水率为每小时3英寸时,精度在上1%以内。雨量计的直径为8英寸,高度为2英尺。额定值为12伏安的无摩擦的磁性启动开关(于簧继电元件),对每翻一斗(0.01英寸雨量)给以一次接触闭合。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