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第3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国内动态
    1975(3).
    [摘要](1139) [HTML](0) [PDF 115.01 K](944)
    摘要:
    吉林省气象局总结1974年科研项目进展情况并提出1975年科研计划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吉林省一年来的气象科研工作,由于贯彻了科研与生产相结合、专业人员与群众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开展了人工降雨、防雹、天气预报及农业气象的科学试验研究,并编写了一些普及读物,在生产服务中,取得了一定成绩。
    2  日本关于中尺度扰动和中间尺度扰动的说明
    1975(3):3-3.
    [摘要](1186) [HTML](0) [PDF 99.13 K](1015)
    摘要:
    在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尺度的扰动,对于大尺度的扰动(如西风波动等)和小尺度的扰动(如积云等),一般都无异议。但是,介于这两个尺度之间的扰动(如飑线、雷暴、锋面上的扰动、小低压、热带云团等)‘在目前的一些气象文献中,对其称呼却不一,如中尺度、中间尺度和过渡尺度等,容易使读者在概念上发生混乱。
    3  我国第一台全晶体管无线遥测自动气象站
    1975(3):4-7.
    [摘要](1205) [HTML](0) [PDF 277.86 K](1055)
    摘要: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研制成功了全晶体管无线遥测自动气象站。用它可以测量气压、气温、相对湿度、二分钟平均风向风速、瞬时最大风速、累计液体降水量、发报时有无降水现象等气象要素,并将测得的各气象要素的数据编成莫尔斯电码,经发射机自动发送出去。
    4  阿尔巴尼亚水文气象学家访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975(3):7-7.
    [摘要](1150) [HTML](0) [PDF 103.98 K](1095)
    摘要:
    阿尔巴尼亚水文气象学家巴尔蒂赞·彼得洛萨吉于1974年12月24日到1975年1月4日在我国考察访问期间,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进行短期的考察。大气所革委会副主任董长歧同志及各研究室负责人会见了外宾,并向外宾介绍了大气所的概况,赠送了该所研制的高分辨率卫星云图接收设备的图片及所接收到的云图样张。外宾还参观了大气环流模拟实验室、防雹小火箭及闪电计数器等项目。外宾并以约一周的时间对概率统计天气预报方法、温度一对数压力图预报局地冰雹及数值天气预报方法作了详细认真的了解。
    5  “三轴”降水预报法的初步探讨
    1975(3):8-10.
    [摘要](1189) [HTML](0) [PDF 211.30 K](1005)
    摘要:
    “三轴”预报法是以温度场、湿度场为依据分型预报的。三轴即700毫巴高空图上规定型区内温度最小值轴线、24小时变温最小值轴线、露点最大值轴线;根据轴线的位置、互相配合、强度和流场、高度场等多个因子,综合作出雨季(5—10月份)大于20毫米降水的短期预报。运用此方法,对1970—1972年资料进行了普查、整理,经1973年验证,共184个个例,机率160/184=85%,其中大雨的机率7/9=78%。1974年5、6、7月验证,机率80/92=87%,其中大雨4/5=80%。
    6  “真值图”法天气预报——0—1型多因子综合统计预报方法
    1975(3):11-14.
    [摘要](1264) [HTML](0) [PDF 314.86 K](1055)
    摘要:
    真值图是表达逻辑代数运算的一种直观图形,常用于电子开关线路设计中。在作气象定性预报的0—1型多因子综合预报中,引用了真值图,效果较好。一、综合预报真值图的制作方法0—1型多因子综合预报,通常用“1”和“0”分别表示预报对象或预报因子的“出现”和“不出现”。当用两个预报因子作综合预报时,因子的不同组合状态可以有2×2=2~2种;n 个因子的不同组合状态将有2~n 种。进行综合预报的关键,就在于正确地区别 n 个因子的各种组合状态,以及表达各不同组合状态与预报对象状态的对应关系。真值图是一种能够区分因子的不同组合状态的有规律的图形,所以能用于作综合预报。真值图的画法有很多种,这里介绍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
    7  新通信装备机务人员的培训
    1975(3):14-14.
    [摘要](1234) [HTML](0) [PDF 90.73 K](1023)
    摘要:
    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国气象通信装备有了很大改进,建立了无线电传和气象传真广播。各省和一些地区气象台也逐步配备了电传和传真接收设备。为了解决通信机务人员的培训问题,除成都气象学校加强培训工作外,各省也都根据条件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培训工作。新疆自治区和河北、陕西、甘肃等省气象局,分别举办了以电传或单边带收讯机或油机为主要内容的机务训练班;有的省采取短期轮训和工作中培养的办法,分批组织报务员学习机务技术,为采用新装
    8  简易防霜弹
    1975(3):14-14.
    [摘要](1107) [HTML](0) [PDF 90.73 K](1035)
    摘要:
    霜冻的预防措施很多。目前广泛应用的是柴草熏烟。但这种方法成本高,不方便,缺柴的地方更为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陕西省榆林地区试制成功一种防霜弹。其优点是烟量浓厚,成本低廉(每个约0.30元),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其配方是:沥青20%,废柴油5%,锯末42%,
    9  氯化锂湿度元件
    安务正
    1975(3):15-18.
    [摘要](1279) [HTML](0) [PDF 316.59 K](1166)
    摘要:
    氯化锂湿度元件从三十年代出现后,很快就在气象部门得到应用,最早使用的是美国的电子探空仪,后来随着地面观测自动化的发展,又逐渐地应用在自动气象站上。据1971年世界气象组织“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统计,约有一半以上国家的自动气象站(包括有线遥测和无线遥测)都使用氯化锂元件测量湿度,其中日本气象厅1974年内已批准使用有该元件的地面自动气象观测装置(一种自动综合有线遥测装置)152套,配置于全日本各气象台站。
    10  《气象的遥测》
    1975(3):18-18.
    [摘要](1443) [HTML](0) [PDF 91.35 K](1022)
    摘要:
    日本东京于1974年10月出版发行了一部《遥测》(REMOTE SENSING)技术的书。书中除序言、词汇及索引外,共有17部分。第11部分为《气象的遥测》,主要介绍通过卫星或飞机所获得的遥测资料应用于气象学上的问题和实例,并对日本获取卫星观测资料的现状和日本同步气象卫星的概要做了介绍。特别详细地解说了有关红外辐射仪如何处理地表温度值的测定问题。
    11  激光多普勒风速仪
    安务正
    1975(3):19-20.
    [摘要](2200) [HTML](0) [PDF 862.26 K](1473)
    摘要:
    一、概述激光多普勒风速仪(以下简称激光风速仪)于1964年试制出第一台样机后,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到七十年代逐步予以完善。据了解美、英、法、日、丹麦等国均已有产品。我国于1972年开始研制,目前约有十多个单位从事该项工作。国内外都在大力加强激光风速仪的研制,主要是因为它有以下几个优点:1.在测量过程中,仪器本身不进入流场,因此与传统的测量方法不同,它不会扰乱流场。
    12  巴基斯坦的气象机构与业务工作
    1975(3):20-20.
    [摘要](1383) [HTML](0) [PDF 88.52 K](1064)
    摘要:
    巴基斯坦气象局属于国防部领导,军民两用,统一领导地方、民航和军队气象部门的业务工作。除气象工作外,还负责水文和地球物理工作。水文中心在拉合尔市。由于印度河上游处于印度境内,印度经常在资料提供上不协作,给巴水文预报工作造成很多困难。巴现在用统计方法作水文预报。地球物理部分,目前主要进行地震观测。其研究中心设在奎塔(亦译作基达)。
    13  光电数字风速表
    1975(3):23-23.
    [摘要](1196) [HTML](0) [PDF 235.27 K](1015)
    摘要:
    在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气候研究窒、江苏师范学院物理系、苏州半导体器件一厂和苏州地区气象台组成的三结合协作小组,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导,发挥集体智慧,第一次将数字集成电路应用于气象仪器上,研制成功了“JGS—1
    14  天气预报自动答询机
    1975(3):24-24.
    [摘要](1225) [HTML](0) [PDF 0.00 Byte](280)
    摘要:
    随着革命和生产的不断发展,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答询业务日益繁忙,为了提高和节省人力,江苏省苏州地区气象台在辽宁省气象局试制的“晶体管天气预报答询机”的基础上,设计试制成功了“天气预报自动答询机”。“天气预报自动答询机”系一台装有自动控制装置的录放音设备,能接入自动电话或共电式电话线路,自动回答用户对天气预报的询问(见附图)。它具有一机多用、结构紧凑、工作可靠、操作简便、耗电量小、造价低廉等特点,适合于地区气象台和服务工作较繁忙的气象站使用。现将其性能、结构及工作原理,简介如下:
    15  55型电传机调速的改进
    李建德
    1975(3):25-25.
    [摘要](1250) [HTML](0) [PDF 0.00 Byte](291)
    摘要:
    我国现在生产的55型电传机都是采用电阻限流与调速器配合达到自动调速的。同时,电传机一般都是用220伏/50赫的交流市电作为电源(用直流作电源的极少)。在这种情况下,采用电阻限流这种调速方式存在着一些缺点:1.电阻是一种热耗散元件,在工作中,特别是在大电流工作时,电阻本身要消耗不少无功功率。2.调速电阻(5287001)发热,至使电传机发热,在夏天连续工作时尤为突出,使笔头容易脱焊,调速电阻也易烧坏,造成机障。甚至一些木壳55型电传机有时还会将毛垫和机座烧坏。
    16  夏季亚洲100毫巴大陆高压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
    1975(3):26-26.
    [摘要](1235) [HTML](0) [PDF 331.42 K](1069)
    摘要:
    亚洲南部100毫巴高压(简称南亚高压)是北半球夏季对流层上部大尺度环流中一个最强大、最稳定的暖性高压。早在50年代国内就有人讨论西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指出西藏高原在夏季是个热源。1964年又有人指出大陆高压的变化与西太平洋高压进退关系密切。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所通过模拟实验指出青藏高原加热的增强影响我国雨带的北移;四川省成都气象台研究了青藏高压活动与四川异常天气的关系。从1973年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协作经验交流会第2次例会以来,不少单位相继开
    17  夏季青藏高原大气的结构和平均流场的维持
    1975(3):26-27.
    [摘要](1378) [HTML](0) [PDF 331.42 K](1056)
    摘要:
    我国关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影响的研究,过去大多限于较大范围的动力作用和冬季情况。近年来对于夏季情况和高原热力作用的影响的研究也逐渐多了起来。夏季高原的近地面是个低压环流,对流层上部和平流层下部是个大高压,整个对流层是个高温区。夏季青藏高原上的环流另一特点是对流活动广泛而强度也比较大。近年来国外的气象工作者从卫星云图上发现在高原腹地夏季对流云占总云量的80%以上,每10万平方公里内有20—50个发展很好的积雨云,这是一个很可观的密度。
    18  青藏高原地区数值预报工作开展的意见
    1975(3):27-28.
    [摘要](1256) [HTML](0) [PDF 223.31 K](996)
    摘要:
    青藏高原对于我国天气预报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个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对于建立适合我国自己特点的数值预报,具有很大的意义。我国数值预报工作开展不久就开始考虑地形影响,作了不少工作,但受计算条件的限制,多数工作属于定性方面,缺乏定量计算,迄今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考虑青藏高原的数值预报方法。在数值预报中把青藏高原对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各方面的影响恰如其份地考虑进去,首先应对各种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作十分充分的分析,然后再在预报中应用,因此,数值分析和数值实验是数值
    19  青藏高原热状况与我国旱涝的长期预报
    1975(3):28-28.
    [摘要](1083) [HTML](0) [PDF 115.01 K](983)
    摘要:
    在1974年昆明召开的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协作、经验交流会第3届例会上,关于青藏高原热状况对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早涝影响的问题受到与会者的重视。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处预报科在会上提出一篇报告“青藏高原热状况与长江流域汛期降雨关系的初步分析”,初步总结了他们近年来应用高原地区大气热状况变化制作长江流域汛期中、长期预报的经验,并得出如下几点认识:
    20  日本地面基本气象要素观测的自动化与联机化
    鸣宇
    1975(3):29-30.
    [摘要](1138) [HTML](0) [PDF 182.26 K](1032)
    摘要:
    日本有关部门在1974年上半年研制成“地区气象观测资料传输系统”以后,从11月份起,此传输系统已纳入地面观测业务。作为该系统的终端设备之一,负责提供资料的各自动气象站(可测定4项基本气象要素),已于11月1日起正式开始作雨量观测,其它3项要素将陆续试用和投入业务使用。“地区气象观测资料传输系统”是一个联机系统。日本气象厅在十年前开始研究设计,1972年正式委托日本电话电报公司进行研制。这套联机系统的建成,前后共用了3年时间,投资共达八亿三百万日元。
    21  全国气象通信干线电传座谈会
    阮祖俊
    1975(3):30-30.
    [摘要](1079) [HTML](0) [PDF 351.93 K](1026)
    摘要:
    为交流在批林批孔运动推动下搞好气象通信工作的经验,研究通信业务组织管理工作和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气象电传、广播的服务质量,全国气象干线电传会议于1974年10月在山西省昔阳县召开。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大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路线教育。在大寨精神鼓舞下,代表们一致表示要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批林批孔为动力,
    22  天津市汛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
    1975(3):30-31.
    [摘要](1132) [HTML](0) [PDF 351.93 K](1075)
    摘要:
    天津市气象局在去年11月23日召开了1974年汛期工作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县区、各专业气象站的代表,还邀请了有观天经验的老农和盐工,
    23  高层建筑风压、风振实测研究工作总结和协调会议
    1975(3):31-31.
    [摘要](1146) [HTML](0) [PDF 0.00 Byte](264)
    摘要:
    我国高层建筑风压、风振工作,已于1973年开始了实测研究,首先在广州宾馆(27层)上进行实测。1974年12月1—10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了“高层建筑风压,风振实测研究工作总结和协调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国家建委建研院,中央气象局研究所,南京大学气象系,湖北建工学院,广东省科技局、气象局、建工局、测试所、701所、建筑设计院、建筑科研所,国家地震局广州地震大队及广州宾馆等单位。
    24  福建省春播、春插长期预报讨论会
    1975(3):31-31.
    [摘要](1069) [HTML](0) [PDF 0.00 Byte](285)
    摘要:
    为了进一步加强气象为农业生产服务,1975年全省春播、春插长期天气预报讨论会,于1974年12 月14—16日在福州召开。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省台、各地(市)气象台、少数县气象站和公社气象哨及老农的代表,福建师范大学和厦门大学有关专业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
    25  安徽省县站预报服务和人工降雨经验交流会
    1975(3):31-31.
    [摘要](1104) [HTML](0) [PDF 0.00 Byte](274)
    摘要:
    安徽省气象局子1974年12月15—23日在蒙城县召开了全省县站预报服务和人工降雨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地区局(台)的负责同志和各站、哨的代表共126名。会议座谈交流了近两年来天气预报如何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作好“两个服务”,特别是在“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的服务经验,同时又介绍了人工降雨试验的情况,并提出了1975年的任务。
    26  陕西省防雹、人工降雨(雪)会议
    1975(3):31-31.
    [摘要](1054) [HTML](0) [PDF 107.30 K](1018)
    摘要:
    陕西省气象局受陕西省农办委托,于1974年12月17日到23日在陇县召开了全省防雹、人工降水会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高原太气物理研究所、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自治区气象局应邀参加了会议,中央气象局有关单位也派有代表,出席共有170多人。会议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以批林批孔为动力,交流了防雹和人工降水以及冰雹预报的经验,并讨论了1975年的防雹、人工降水工作安排。会议期间,举办了“陕西省防雹、
    27  世界气象组织简介
    外情
    1975(3):31-32.
    [摘要](1341) [HTML](0) [PDF 0.00 Byte](273)
    摘要:
    世界气象组织是联合国13个专门机构之一,成立于1951年3月。在联合国恢复我合法席位后,该组织于1972年2月24日通过驱蒋决议,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为中国的唯一合法代表。目前该组织共有139个会员(其中127个国家会员,12个地区会员)。总部设在日内瓦。现将世界气象组织有关情况简介如下。
    28  河北省农业气象工作座谈会
    史英贤
    1975(3):32-32.
    [摘要](1113) [HTML](0) [PDF 104.11 K](1010)
    摘要:
    河北省气象局于1974年12月24—27日在邢台市召开了农业气象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区局(台)的领导同志,部分站、哨、组的代表共72人。华北农大、河北农大、河北师大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中央气象局有关单位也派人参加了会议。河北省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单位——成安县何横城大队的代表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做了“走大寨道路,搞科学种田,夺粮棉高产”的报告。
    29  遥测雨量计座谈会
    1975(3):32-32.
    [摘要](1184) [HTML](0) [PDF 104.11 K](990)
    摘要:
    1974年12月25—27日,在上海气象仪器厂召开了遥测雨量计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湖南、陕西、浙江、广东、北京、上海、四川、黑龙江、江苏、
    30  广东省天气预报技术改革经验交流会
    1975(3):32-32.
    [摘要](1725) [HTML](0) [PDF 104.11 K](972)
    摘要:
    广东省气象局于1974年12月27日至1975年1月5日在广州市召开了全省天气预报技术改革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区气象局负责同志、预报业务人员、部分县站的负责人和气象员代表近百人。中央气象局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31  气象专业飞机上的撒播装置
    1975(3):33-33.
    [摘要](1093) [HTML](0) [PDF 53.31 K](1004)
    摘要:
    飞机机身的一侧安装有长2.4米的火箭垂直发射管。火箭是纤维玻璃做的,重426克,长21厘米,在海平面上3公里高度燃烧时,火箭的速度达到1.1马赫,火箭的旋转速度是750转/秒,火箭的穿云能力是2.1—2.3公里。
    32  T—28装甲气象飞机
    1975(3):33-33.
    [摘要](1664) [HTML](0) [PDF 53.31 K](1128)
    摘要:
    T—28装甲气象飞机,美国自称为结构简单,易于装甲防护,工作性能好,适宜于对有剧烈垂直运动的积雨云作穿透飞行。为使飞机能安全穿过雹云,在 T—28的结构上有以下防护措施:1.飞机的所有前缘用厚度为0.23厘米的经过热处理的铝板装甲被复;2.座舱盖改用1.52—1.90厘米的丙稀酸酯平板,并以金属框架加固;3.由于被雹击坏的几率很高,飞机上不安装防冰套,飞机上防冰措施是:为螺旋桨安装一个酒精投射器,为汽化器装一套酒精喷射装置。
    33  淮河流域汛期降水预报会商
    1975(3):33-33.
    [摘要](1100) [HTML](0) [PDF 61.13 K](1039)
    摘要:
    在全国批林批孔运动胜利展开的大好形势下,1974年6月8—13日在安徽省蚌埠市召开了淮河流域汛期降水预报会议。会议由安徽省气象局主持,参加会议的有安徽、湖北、河南、江苏、山东等5省的17个气象台和20个县气象站以及治淮规划小组办公室、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安徽省水电局、淮河修防处、宿县地区淮河修防处,2464部队气象台等单位,中央气象局也派人参加了会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