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浙江省连作晚稻秋季低温气象服务经验交流会
    1977(6).
    [摘要](1180) [HTML](0) [PDF 0.00 Byte](274)
    摘要: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在全国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会议的精神鼓舞下,1977年浙江省连作晚稻秋季低温气象服务经验交流会于5月下旬在宁波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气象局、地区(市)气象台、县气象站和战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气象哨的代表,浙江省农科院、杭州大学、浙江农大和中央气象局气象科技情报研究所也有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认真学习了华主席在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上
    2  1977年6—7月500毫巴环流指数、环流型、环流特征量资料
    1977(6).
    [摘要](1203) [HTML](0) [PDF 0.00 Byte](273)
    摘要:
    ┌─┬───────┬───────┬──────┬──────────────┬─────┐│月│亚欧地区 │亚洲地区 │大西洋—歌 │副热带高压 │东亚槽 ││ │环流指数 │环流指数 │洲环流型日数│ │ ││ ├───┬───┼───┬───┼─┬─┬──┼──┬──┬──┬──┬──┼──┬──┼─────┐│ │lZ │IM │lz │l从 │W │C │E │面积│强度│西伸│脊线│北界│平均│平均│中心位置 ││ │ │ │ │ │ │ │ │指数│指数│脊点│位置│位置│位置│强度├──┬──┤│ │ │ │ │ │…
    3  预报台风路径的相似原理
    1977(6):2-5.
    [摘要](1375) [HTML](0) [PDF 299.93 K](1231)
    摘要:
    近年来,国外预报台(飓)风路径成绩最佳的一个方法,是所谓相似方法。美国迈阿密国家飓风中心称此方法为HURRAN,关岛美国舰队天气中心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称此方法为TYFOON。结合预报实践经验,我们对之又作了若干改进,制订出三个方法:相似方法,相似加权方法和相似加权回归方法。其中前两个方法较简单,在不使用计算机的情况下,由一、两个人手算一小时左右即可算出预报结果,适合广大气象台站日常使用。
    4  打转台风的一些统计特点
    陈景奎
    1977(6):5-6.
    [摘要](1346) [HTML](0) [PDF 174.00 K](1235)
    摘要:
    本文用1949—1976年7—9月份西北太平洋台风资料(缺1971、1974—1976年打转低压资料)对122—145°E间15°N以北范围内的太平洋上打转台风进行了统计(①指其路径轨迹已呈一圆形,②包括打转热带低压,但不包括在南海生成东移至本区域打转的台风或热带低压,下同)。统计结果表明,打转台风路径虽是台风路径的一种特殊现象,但还是有一定规律的。现分述如下:
    5  近年来关于台湾省地形对台风影响的一些研究
    王志烈 董克勤
    1977(6):7-8.
    [摘要](1381) [HTML](0) [PDF 216.81 K](1213)
    摘要:
    我国台湾省台湾山脉纵贯南北,海拔高度一般在1,800米左右,有22座3,500米以上的山峰。平均每年有1—2个台风穿过台湾山脉进入闽、浙、粤等省。我国气象工作者历来很注意台湾省地形对台风的影响,近几年又作了一些新的总结和研究。
    6  用多重套网格法作台风移动的数值预报
    王长根
    1977(6):9-9.
    [摘要](1243) [HTML](0) [PDF 108.83 K](1062)
    摘要:
    日本气象厅电子计算中心大河内芳雄在对500毫巴等压面上台风移动的正压预报中试用多重套网格法收到一定成效。在实验中采用辐散正压模式,网格间隔和时间步长列在表1中;在极射赤面投影地图上,北半球四步细网格套用的范围如图1所示。时间积分用欧拉向后方案,在四步细网格套用范围内计算所用
    7  几种遥感对流层大气的新技术
    1977(6):9-9.
    [摘要](1158) [HTML](0) [PDF 108.83 K](1220)
    摘要:
    根据声波或电磁波和大气相互作用而设计的远距离测定大气参数的技术,这是人们监视大气活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突破。遥感系统的特点是:测定可在远距离进行,即无需将仪器放置在要测定的大气区域内;由单点可取得时空分辨率的一维、二维甚至三维空间分布的大气参数资料;可减少局地和瞬时扰动的失真影响,遥感测
    8  “寒露风”环流特征的初步分析
    1977(6):10-14.
    [摘要](1192) [HTML](0) [PDF 482.69 K](1208)
    摘要: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主要双季稻区,全区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为210—24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800—1600毫米,无霜期在225—300天,适宜发展双季稻。近几年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双季稻种植面积已扩大到一亿一千多万亩,对贯彻执行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伟大指示,具有重要意义。华南地区则是我国主要双季稻和三季稻区,全
    9  《天气预报经验选编》
    1977(6):14-14.
    [摘要](1146) [HTML](0) [PDF 108.90 K](1124)
    摘要:
    吉林省气象局于1976年10月汇集编印了一本《天气预报经验选编》,共刊登了78篇天气分析预报方面的技术材料,全书共约50多万字。材料的作者有吉林省气象台和气象科学研究所,有省的暴雨会战小组也有该省的各市、盟、州气象局和县、旗气象站的气象工作者。这本选编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包括超长期、长期、中期、短期天气预报经常应用的各种分析、
    10  对农作物增施二氧化碳试验小结
    1977(6):15-15.
    [摘要](1208) [HTML](0) [PDF 95.32 K](1113)
    摘要:
    一、试验目的: 寻找农业增产新途径,为普及大寨县服务。二、试验方法和过程: 1.地点:涿县刁沃公社沿鲁大队农事场。 2.作物和处理:选用一些生育期较短、淀粉含量较高的作物,如夏甘薯和夏玉米。甘薯品种为开花二号和五五三;玉米品种是团结一号。对两种作物分别划出试验小区和对照区,相隔20米以上,面积各为一分。试验小区用塑料布圈围,圈围高度甘薯地为70公分,玉米地为140公分。
    11  靖西县农业改制的气候调查分析
    李仕谟
    1977(6):16-16.
    [摘要](1283) [HTML](0) [PDF 104.12 K](1096)
    摘要:
    广西靖西县地处桂西山区,大部地区海拔500—1000米。年平均气温19.1℃、雨量1566.3毫米、日照1547.7小时。解放前主要种一季中稻,产量低。解放后,经过反复实践,找出了适合于本县气候条件的田玉米加晚稻为主的两熟制,产量大大提高。
    12  自动气象填图机
    1977(6):16-16.
    [摘要](1748) [HTML](0) [PDF 104.12 K](1079)
    摘要:
    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浙江省气象台和南京气象学院等单位共同协作,针对天气预报填图工作薄弱环节,研制成功了利用电子计算机接收讯号、运算,包括控制X—Y函数记录仪及自动填图仪的整套硬件设备,由南京气象学院配制了计算机软件,已列为浙江省1976年第一项科技成果,并于1976年底填出了第一张天气
    13  旅大地区两茬生产的农业气候区划
    1977(6):17-18.
    [摘要](1163) [HTML](0) [PDF 198.00 K](1153)
    摘要:
    发展两茬生产,是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有效途径。两茬生产的农业气候区划就是把各地的气候和两茬生产对气候条件的要求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区划成几种不同类型的两茬生产区,为充分利用我区的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两茬生产提供依据。
    14  巨鹿县夏播墨麦及其农业气象条件
    1977(6):18-18.
    [摘要](1206) [HTML](0) [PDF 158.47 K](1089)
    摘要:
    河北省巨鹿县气象站、阎疃气象哨于1976年用墨西哥小麦“他诺瑞”和“伊尼亚”两个品种进行夏播试验,8月1日播种,11月8日成熟,全生育期99天,其间总积温1830℃,获得折合亩产397.7斤的好结果。与墨麦原产地比较,在巨鹿县墨麦生育前期温度偏高0—6℃,而后期则偏低1—5℃,生育期缩短10天,积
    15  北方四省协作研究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
    1977(6):18-18.
    [摘要](1171) [HTML](0) [PDF 158.47 K](1153)
    摘要:
    我国北方(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四省是我国粮食的重要产区,而低温冷害是这个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建国以来,这个地区出现过八次低温早霜灾害,每次都造成粮食的大幅度减产。英明领袖华主席从第二次全
    16  “75.7”华北气旋暴雨动力分析会战
    丁士晟
    1977(6):19-19.
    [摘要](1239) [HTML](0) [PDF 109.30 K](1058)
    摘要:
    根据“三北灾害性天气预报科研协作组”的计划,吉林、辽宁、黑龙江省气象局和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等五个单位于1977年5月10日到6月10日在北京进行了“75.7”华北气旋暴雨动力分析会战。这次会战是在“三北灾害性天气预报科研协作组”组织的“75.8”和“58.”两次暴雨会战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次会战次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较细致的分析外,主要对几种计算垂直运动的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用连续性方程、ω方程、绝热法三个方法计算垂直运动;
    17  黄河中游“五八·七”大暴雨会战
    1977(6):20-20.
    [摘要](1220) [HTML](0) [PDF 121.48 K](1212)
    摘要: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战略决策的指引下,在深入揭批“四人帮”斗争的高潮中,黄河中游暴雨预报科研协作小组于4月份在郑州市组织了黄河中游“58.7”大暴雨会战。参加会战的有水电部水调所、黄委会、中国科学院大气所、北京大学、兰州大学以及陕西、山西、河南、
    18  副高及其与长江下游旱涝关系的长期预报科研协作
    1977(6):20-21.
    [摘要](1041) [HTML](0) [PDF 211.02 K](1049)
    摘要:
    在以华国锋主席为首的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反党集团的伟大胜利的大好形势鼓舞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1976年全国长期预报经验交流会议提出的“集中力量、加强协作,猛攻旱涝预报特别是大旱大涝预报”的要求,经过酝酿和准备,浙江省气象台、上海中心气象台、江苏省气象台、中央气象局气象台、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中央气象局科研所、南
    19  对天气预报现况的剖析
    C.S.拉梅奇 卢志强
    1977(6):21-24.
    [摘要](1315) [HTML](0) [PDF 424.90 K](1189)
    摘要:
    应用气象学及其研究长久以来是以下列所建立的信念为前提的,即重要的天气变化总是有事先出现的为人所熟悉的气象征兆可循,随着观测次数和测站密度的增加以及计算能力的增长,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会得到提高。但近年来观测、计算能力虽已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天气预报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进;与之同时,对于气压场的预报,动力学的数值预报方法也不见得比统计方法好。矛盾的关键可能归咎于湍流的问题。过去由于气象工作者是用简单的统计形式来表示湍流,以致它的作用弄不清楚。但根据最近流体动力学的研究证实,湍流实际上是强的间歇性发作而且是各向异性,它往往在极短的时间内(占整个时间的5—10%)便能完成大部分大气的混合和输送过程,以致无论在动力或统计模式中都无法适当地处理它们。假如这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又是不可预报的湍流爆发是各种时、空尺度的大气变化的最重要的因子,而且也有些事实证实是如此,那么,企图通过使用细致复杂的统计程序来达到提高天气预报水平的目的就是徒劳的了。如果上述的设想属实,那么通过参数化方法和使用更详细的数值模式来改进预报就没有用,而是应该集中于研究湍流爆发的特征和分布,特别是应设置观测系统以便能尽早揭发出湍流爆发的各个发展阶段,只有这样,预报才可能得到改进。
    20  国外人工消雾情况
    云军
    1977(6):25-27.
    [摘要](1556) [HTML](0) [PDF 305.78 K](1135)
    摘要:
    雾对日常生活很有影响,特别是对交通运输有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机场或个别场合常需要人工消雾。一、人工消雾的原理消雾的主要目的是改善能见度,能见度与雾滴粒子的关系为: 其中V是能见度,N_i和r_i分别是雾滴的浓度和半径,K_i是雾滴的散射系数,对球形水滴可取为2。
    21  吉林省气象局参加全省主要科技成果展览
    1977(6):27-28.
    [摘要](1239) [HTML](0) [PDF 199.88 K](1140)
    摘要:
    吉林省气象局在省科技局主办的吉林省科技成果展览会上展出了有天气预报、人工控制局部天气、农业气象和群众办气象四个部分内容。着重介绍了我省广大气象工作人员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积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情况。在天气预报工具的研究方面,提出了用树木年轮作超长期天气预报,为我省的
    22  日本气候学百年发展史
    柳又春
    1977(6):28-30.
    [摘要](1730) [HTML](0) [PDF 319.52 K](1491)
    摘要:
    日本近代气候学在气象科学领域内,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于上世纪中叶,迄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纵观日本近代气候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一、初期阶段初期阶段指上世纪中叶至本世纪二十年代左右。上世纪中叶(1851年),日本出版了川本幸民的15卷《气海观澜广义》,书中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大气圈的
    23  美国气象卫星将采用新的观测技术
    1977(6):30-30.
    [摘要](1181) [HTML](0) [PDF 107.31 K](1197)
    摘要:
    美国气象学会发表政策声明,在1978—1979年期间,将在气象卫星上实验两种的观测技术,一是通过无源的微波测量对海平(?)温度进行测定;二是通过一个有源的微波系统对海洋状况和海面风进行测定。对其它参数也将进行精确的测定。
    24  1977年长江流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讨论会技术内容简介
    1977(6):32-33.
    [摘要](1183) [HTML](0) [PDF 434.17 K](1086)
    摘要: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在全国人民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大干社会主义的大好形势下,1977年长江流域长期水文气象预报讨论会于3月30日至4月9日在江西九江市召开。这次会议收到预报经验交流材料近70篇,现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25  长江中游第三次汛期预报1977年协作会议
    1977(6):34-34.
    [摘要](1231) [HTML](0) [PDF 0.00 Byte](266)
    摘要:
    长江中游第三次汛期预报协作会议,于4月12—17日在湖北黄石市召开。代表们以毛主席的哲学思想作指导,分析、研究长江中游地区汛期天气的各种影响因素,讨论了汛期天气预报,并交流了制作汛期长、中、短期天气预报的经验,这次会议交流的技术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