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央气象局关于建立全国气象科技情报网的试行办法
    1978(4):1-2.
    [摘要](1269) [HTML](0) [PDF 189.95 K](1091)
    摘要:
    气象科技情报工作,是气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发展我国气象科技事业的“尖兵”,是各级领导指挥生产、组织科研的“参谋”。为加强气象科技情报交流,需要建立全国气象科技情报网,特拟定本办法。
    2  青藏高原气象科研的进展与趋势
    朱福康 孙国武
    1978(4):2-48.
    [摘要](1464) [HTML](0) [PDF 290.04 K](1045)
    摘要:
    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工作,在解放前是个空白点。解放后,随着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工作才大踏步地前进。五十年代的主要成就是,揭示了青藏高原的动力作用。六十年代则进一步揭示了青藏高原上空的天气系统。七十年代最大的特点是,在原来孤立的、分散的、以及打“外围战”的基础上,发展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协作,深入高原腹地打“实地战”。1972年成立了青藏高原科研协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了实地考察和拉萨会战,加速了青藏高原气象科研的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仅仅几年时间,先后提出了200多篇论文和报告。现将近几年来青藏高原气象科研的主要成果及其发展综述如下。
    3  概率统计天气预报的现状及其重点进展
    史久恩 李麦村
    1978(4):5-10.
    [摘要](1624) [HTML](0) [PDF 556.34 K](1317)
    摘要:
    一、概述概率统计方法应用于大气科学领域,日益广泛、深入,在气象预报(包括不同尺度的天气预报和各种专业气象预报)的应用,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气象资料或气象场的分析和处理; 2.天气、气候规律的分析研究; 3.气象预报(包括大范围和单站的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以及超长期、超短期预报等);
    4  探空仪湿度元件及其发展概况
    钟志武
    1978(4):11-13.
    [摘要](1285) [HTML](0) [PDF 286.09 K](1037)
    摘要:
    探测大气湿度的方法,从原理上讲可以大致归纳为四种: 1.吸湿法利用吸湿物质的吸、放湿特性测定其形体变化或电性能的变化与环境空气相对湿度的关系。绝大多数元件属于此种。 2.露点法测定一特制表面上出现水汽凝结(冻结)与蒸发(升华)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温度,以此露点(霜点)温度求算空气湿度。 3.光学法利用空气中水汽吸收某波段光辐射的性能,从光辐射能的衰减来推知空气中水汽含量。
    5  土壤含水量的测量方法、观测仪器及其研制现状
    杨正明
    1978(4):14-19.
    [摘要](1573) [HTML](0) [PDF 579.89 K](1257)
    摘要:
    近年来,由于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研制较好的土壤湿度测定仪器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下面仅就目前国内测定土壤湿度的方法、仪器以及研制的现状作扼要介绍。 1.烘干法:是现今气象站等广泛使用的常规方法。其优点是测定的精度较高,范围大,缺点是需要笨重的烘烤设备,取样等工作量大,对广大基层普查墒情极为不便。 2.注水排气法: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中固体土粒的重量(即除掉孔隙的土粒实体),用比重瓶注水法测定,根据测定比重方法反推之,亦可计算出土壤含水量。
    6  HD型红外测温仪及其在气象上的应用
    华林南
    1978(4):20-22.
    [摘要](1353) [HTML](0) [PDF 319.86 K](1147)
    摘要: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先进的测温仪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上海力强厂红外车间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1975年组成了三结合试制小组,经一年多的努力,试制出HD型低温直接读数式红外测温仪。仪器是以遥感即非接触方式进行测温的。仪器上附设类似普通照相机镜头那样的可调焦距装置,可以测量不同距离物体的表面温度。视场角为2.5°,并装有瞄准望远镜,可方便地寻找被测目标物。仪器分辨率小于0.2℃,响应时间小于1秒。测温范围分
    7  青藏高原气象科研会战第三战役开始
    1978(4):22-22.
    [摘要](1206) [HTML](0) [PDF 102.36 K](1153)
    摘要:
    由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协作领导小组组织的会战第三战役已于3月13日在昆明开始。参加会战的有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部队、有关省,自治区局共24个单位,30多人,其中三分之二曾登上高原,进行过实地考察。
    8  冬半年降水概率的模式输出统计预报
    郭永润 徐一鸣
    1978(4):23-26.
    [摘要](1470) [HTML](0) [PDF 302.45 K](1112)
    摘要:
    一、引言大尺度数值预报与局地具体天气预报联系起来的途径之一是将数值预报输出的结果,通过统计的办法,利用计算机,转变为局地天气的预报信息。实现前述的目标至今有二种主要的方法,一种称为“完全预报法”(Klein,1959),即将局地天气要素与环流的观测参数建立起多元回归方程,并将数值模式所得到的环流参数的预报值当作观测值从而预报未来的天气。另一种是代号为MOS的“模式输出统计法”(Glahn和Lowry,1969),是将前期数值预报的输出结果与观测的天气要素建立相关关系,从而预报未来天气。对MOS来说,它将数值预报的误差及不精确性统计地考虑进预报体系,而且它能够包括许多重要的因子如垂直速度、边界层的风和温度等等。而这些好处均为“完全预报
    9  应用地区总能量图试作6月份暴雨中心的落点预报
    1978(4):27-27.
    [摘要](1272) [HTML](0) [PDF 106.88 K](1099)
    摘要:
    一、思路利用我们地区小图各站记录计算出总温度分布,分析流线和等温线,确定出高低总能量和高低温中心以及未来的移向,计算南昌500毫巴高度的总能量并与影响我区暴雨的高空天气系统结合起来。我区暴雨绝大部分是与冷暖空气辐合造成剧烈上升作用分不开的。因此除了要抓西风带系统变化,看有无冷空气南下,还要考虑本地区暖湿空气是否具备。影响我区降暴雨的系统有低槽、低涡两类,我们用成都
    10  用“冬暖夏涝”与“春寒夏涝”作汛期洪涝趋势预报
    1978(4):27-27.
    [摘要](1350) [HTML](0) [PDF 106.88 K](1106)
    摘要:
    我们通过学习群众经验:“冬暖夏涝”与“春寒夏涝”等对照单站资料分析,对讯期(4—9月)有无洪涝发生的规律有一个初步认识并制作了一个简易预报方法。我站洪涝的标准是:汛期任意10天雨量大于200毫米或4—6月雨量大于800毫米就定为有洪涝。以冬季11月、12月、1月三个月的月平均最低温度之和表示冬暖(以B表示)。以2月、3月平均最高温度之和表示春寒(以A表示),用春寒减去冬暖
    11  边界层大气的声雷达探测
    1978(4):28-30.
    [摘要](1645) [HTML](0) [PDF 299.24 K](1428)
    摘要:
    声雷达可用于遥感探测边界层大气(1—2公里以下),能够实时地获得风速、风向、温度梯度以及风速脉动和温度脉动谱的空间分布和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由于边界层大气对人类活动有着最密切的、直接的联系,因而,遥感探测边界层大气气象要素的方法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1968年声雷达开始出现以来,已得到不少国家的重视和应用。
    12  上海市大气排放标准的制定
    严济远
    1978(4):31-32.
    [摘要](1424) [HTML](0) [PDF 108.24 K](1151)
    摘要:
    为了防止大气污染,对工厂排放的废气要有一定的限制,这就要制定大气排放标准。我们在制定上海市大气排放标准时,应用了连续点源扩散计算中心浓度线上最大浓度点的萨顿公式:
    13  1978年5—10月500毫巴环流指数、环流型、环流特征量资料
    1978(4):32-32.
    [摘要](1262) [HTML](0) [PDF 47.97 K](1118)
    摘要:
    洲数西洋一欧流型日一幸业军井{一二聋竺-巨卜宜匙~面积}强度}西伸}脊线}北界}平均{平均!一史全旦置-}弧少纠指数)脊点{位置}位酬位置}强度}经度{纬度1度大环亚欧地区环流指数月W23邪42 36 30675 70 67 77 8075O曰5,二2一勺﹃U11朽‘O甘跳石┌───┬───┐│12‘ │1M │├───┼───┤│0。98 │0一48 ││叮。94│0。54 ││0。90 │0。46 ││0。99 │o孕7 ││1。46 │0 .43 ││见.6口│0。66 │└───┴───┘┌───┬───┐│Iz │lM │├───┼───┤│1。29 │0。47 ││1。01 │0。49 ││ 、 │0。42 │…
    14  1976年油茶大幅度减产原因的分析
    1978(4):33-33.
    [摘要](1332) [HTML](0) [PDF 102.42 K](1210)
    摘要:
    油茶是生长在南方的木本油料作物,上年夏季抽芽,秋季开花,次年秋季收获。油茶在花芽分化前要求长日照,高温(13.5—16小时;26℃以上),来促使花芽的分化发育。自花蕾膨大,到含苞待放,需要一定的短日照(8—9小时)和较低的温度(最低温度<17℃)才能始花、盛花。然而,1975年秋季由于天气的异常变化,使1976年南方的油茶产量大幅度下降。1976年的产量是10年来的最低值,比七十年代前五年的产量减少了一半以上。据分析造成1976年油茶减产的主要原因是油茶花蕾发育后期气温持续偏高,气
    15  气象和电信部门加强协作,提高天气电报传递时效
    1978(4):34-34.
    [摘要](1268) [HTML](0) [PDF 90.55 K](1156)
    摘要:
    世界气象组织最近公布了1977年9月1日至15日各国参加全球交换的地面天气报告和探空报告的发报情况(选择三个国家见附表)。从公布的结果中可以看到我国气象电报的发报率还是比较高的,为我国在国际上争得了一定荣誉。这是在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提出抓纲治国的战略决策指引下,各级邮电和气象部门的领导和广大职工加强协作、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现在我国莫尔斯和电传气象广播在观测
    16  日本强暴雨预报工作取得的成果和今后采取的措施
    安顺清
    1978(4):35-37.
    [摘要](1197) [HTML](0) [PDF 271.74 K](1219)
    摘要:
    一、取得的成果 1.促使日本气象厅对待强暴雨预报工作改变态度的契机是1971年的“相生暴雨”。这次暴雨的100毫米等雨量线的长园形轴不过13公里左右,3小时降雨165毫米(相生市)的暴雨区直径更小,约为10公里左右。对于这样的中尺度现象不能采用网格间隔为150公里的现行的原始模式。所以对于上述这样的大雨的可能性预报,就得采用BB方法将预计出现大雨可能性大的地区特别标上记号,进而,根据由雷达经常监
    17  美国第三次大气湍流、扩散和空气质量学术会议
    张世丰
    1978(4):37-38.
    [摘要](1292) [HTML](0) [PDF 207.52 K](1182)
    摘要:
    由美国气象学会发起的美国第三次大气湍流、扩散和空气质量学术会议,于1976年10月19—22日在北卡罗来纳州的雷利城举行。会上共提出102篇论文,汇集成一本约600页的预印文集。按其内容分为下列11组,现对各组的文章概略介绍如下。第1组:边界层湍流。计14篇文章。有大气边界层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边界层湍流结构的理论模式和数值试验;用特殊雷达、飞机、气象塔、声学探测仪、系留气球(容积达1300立方米)等手段观测大气边界
    18  十九省(市、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整编会战工作初步完成
    姚瑞新 张德二
    1978(4):39-39.
    [摘要](1490) [HTML](0) [PDF 107.42 K](1137)
    摘要:
    继1975年完成的东北、华北十省(市、区)五百年旱涝史料整编会战工作之后,按1975年10月长沙《气候变迁和超长期预报会议》提出的要求,华东、华南、华中、西北、西南地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整编会战工作,也已于1977年9—12月在南京初步完成。该项工作由中央气象局研究所主持,南京大学气象系主办,以《五百年旱涝史料会战短训班》的形式进行。有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四川、贵州、云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等18个省(市、区)气象局参加,并特邀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水文处、江苏地理研究所共同协力完成,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应邀出席介绍北方会战经验。
    19  金华地区秋季低温长期预报会战简况
    郭文扬
    1978(4):39-39.
    [摘要](1356) [HTML](0) [PDF 107.42 K](1118)
    摘要:
    在全国气象局长会议的精神鼓舞下,为紧密配合农业高速度发展的需要,提高灾害性、关键性天气预报,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浙江金华地区气象台于1978年1月集中在常山,对影响连作晚稻稳产高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秋季低温,组织了全区气象台站预报技术改革会战。经过近一个月的共同努力,园满地完成了会战任务。
    20  《大气污染与环境影响分析讲义》
    陈家宜
    1978(4):40-40.
    [摘要](1290) [HTML](0) [PDF 116.74 K](1099)
    摘要:
    1975年美国气象学会出版了名为《大气污染与环境影响分析讲义》一书。这一年秋季,美国气象学会为非气象行业的科技人员举办为期5天的“气象与环境评价”讲习班,该书由讲习班手稿直接编纂而成。编者为美空军剑桥实验室的D.A.豪根(Haugen)。
    21  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会议
    游来光
    1978(4):43-44.
    [摘要](1386) [HTML](0) [PDF 279.70 K](1055)
    摘要:
    由中央气象局主持召开的《全国人工影响天气科学技术会议》于1978年2月26日至3月8日在广西南宁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气象部门、科研单位、有关院校、总参气象局、空军司令部、民航总局以及有关工厂等87个单位,共215名代表。与会代表满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对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亲切关怀和教导。认真学习了英明领袖华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以揭批“四人帮”为纲,开展了学术交流,总结了经验,讨论制定了1978—1985年人工影响天气科研规划(草案)。
    22  农业气象座谈会在京举行
    1978(4):43-43.
    [摘要](1379) [HTML](0) [PDF 111.51 K](1099)
    摘要:
    为召开全国农业气象会议做准备,中央气象局于1978年2月20日至3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农业气象座谈会。中央气象局负责人饶兴和吴学艺同志先后到会做了重要讲话,指出尽管农业气象工作受刘少奇、林彪、“四人帮”破坏严重,但二十八年来成绩是主要的,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占主导地位。为了适应农业高速度发展的要求,全国气象局长会议把农业气象工作摆到加强地位,不是一般加强,而是三项重要工作之一,农业气象一定要上。
    23  全国第二次翻斗式遥测雨量计使用维修经验交流会
    科宣
    1978(4):43-44.
    [摘要](1272) [HTML](0) [PDF 111.51 K](1161)
    摘要:
    全国第二次翻斗式遥测雨量计使用维修经验交流会于1978年3月下旬在上海市上海县召开。出席会议的有34个单位、77名代表。会上交流了去年雨季考验中使用维修方面的经验;学习了仪器的组装、调试、使用、维修方面的正确方法;统一了使用维修中的各项标准;对仪器在考验中出现的某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为今后
    24  “77.4.22”河西特大黑风预报技术讨论会
    1978(4):44-44.
    [摘要](1518) [HTML](0) [PDF 0.00 Byte](284)
    摘要:
    1977年4月22日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地区出现一次特大黑风过程,黑风自敦煌开始至山丹结束历时11小时07分,黑风区面积东西跨700公里,南北40余公里,瞬间最大风速中心在玉门镇为40米/秒,次中心在张掖为38米/秒。这次黑风为建国以来罕见的一次最强过程,据目测者反映黑风来势凶猛、强度大、持续时间长,沙尘暴引起浓沙滚滚,能见度降低到零米。由于黑风的侵袭,使国民经济建设事业受到一定的损失。
    25  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举办暴雨进修班
    张振华
    1978(4):44-44.
    [摘要](1445) [HTML](0) [PDF 0.00 Byte](260)
    摘要:
    根据华南前汛期暴雨成因和预报实验研究的需要,受中央气象局和热带天气科研协作领导小组委托,中山大学和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暴雨进修班于今年2月下旬在中山大学开学。暴雨班学员来自我国南方十一个省(区)气象台站和水电部门,陆海空三军有关气象部门,以及一些研究部门和院校等单位的预报员、技术员、科研和教学人员共120名,其中大部分是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预报员和技术员。学习期限二至三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