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近十年来中纬度锋和气旋理论研究综合评述
    Н.П.沙金钠 史国宁
    1980(4).
    [摘要](1101) [HTML](0) [PDF 0.00 Byte](234)
    摘要:
    近十年来,对于中纬度的锋和气旋的产生机制、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它们的发展和内部结构已有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第一是因为要想改进数值天气预报方法,就必须对气旋生成和锋生过程、云系和雨区的演变进行理论描述.第二是因为随着试验研究方法的发展,已取得了有关锋和气旋内部结构的一些新的资料,需要对这些新资料进行理论解释.此外,计算能力的提高以及微分方程组数值求解方法的发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现将近十年来主要研究结果分成六个方面综述如下. 一、变形场中的锋生作用自J.皮叶克尼斯的研究工作开始,大尺度高空锋生理论已经发展成变形场中的锋生理论.在六十年代,锋生理论已不仅使用准地转近似,而且还考虑非地
    2  气象部门1979年度六项重大科技成果
    陈高远
    1980(4):1-3.
    [摘要](1216) [HTML](0) [PDF 310.88 K](1002)
    摘要:
    气象部门1979年度共收到气象科技成果119项,经审定,上报国家科委的重大科技成果共六项.它们是:一、东北地区夏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征、成因及其预报方法(完成单位——东北低温预报科研协作组,技术指导——巢纪平);二、北方大范围特大暴雨的分析和预报(完成单位——北方暴雨科研协作组,技术指导——谢义炳);三、青藏高原气候图集(完成单位——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协作组,技术负责人——高由禧);四、1979年青藏高原气象科学观测实验阶段成果(完成单位——青藏高原气象科研协作组,顾问组长——叶笃正);
    3  风与城市规划
    朱瑞兆
    1980(4):3-6.
    [摘要](1468) [HTML](0) [PDF 375.20 K](1226)
    摘要:
    规划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工厂,考虑风的变化规律是必不可少的.现代城市都是和工业生产相联系着的.工业企业向大气排放的有害气体和微粒,污染城市空气,直接危害人民健康,所以要求一个城市或工厂的环境,尽可能少的不受大气污染的影响.众所周知,大气污染物质在低层大气中迁移方式很多.但大气输送和扩散是特别重要的.而风又是描述空气质点运行的一个指标,它能把有害物质输送走,同时还和周围空气混合,起到稀释的作用,使浓度降低.所以,掌握风的时空变化规律,对城市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以保护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卫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风不但对城市用地的功能分区有作用,而且还对防护带的安排和城市环境的热量分布等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4  数值天气预报中初值问题分析
    马淑芬 张光智
    1980(4):6-10.
    [摘要](1415) [HTML](0) [PDF 551.31 K](1098)
    摘要:
    引言所谓初值,实际上就是方程的解在初始时刻的值.如果用初始时刻的观测值直接作为初值,且不说观测误差造成的种种不准确会给预报带来较大的影响,即使观测得再准确,由于预报问题一般不是单纯的初值问题,还和其它的定解条件有关,观测值不一定能同时满足方程和其定解条件.又因预报方程根据的物理规律不是很准确的,很多与预报有关的自然现象并不能都描写出来,方程组的解和大气的解是不会完全一样的.再加上由于计算困难以及其它原因,各种预报模式又是原来方程组的进一步简化,因此不同的预报方案,须有不同的初值.近年来,预报模式采用原始方程的很
    5  初值化
    1980(4):10-10.
    [摘要](1279) [HTML](0) [PDF 90.52 K](1066)
    摘要:
    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数值积分需要有包含因变量三维分布的初始条件.对于短期预报和中期预报来说,初始条件是根据某一特定时刻在全球所收集的观测资料得到的.这些资料需经过自动或手工处理,把气压(或温度)、水平风速和比湿的观测值内插到网格点上,成为网格点值.天气分析的这种自动过程称为客观分析.这样分析得的气压(或温度)和水平风速场通常并不适合作为原始方程模式的初始条件.如果气压和水平风速场在初始时刻未经过调整,则在数值积分过
    6  美国气象业务自动化现状及公元2000年展望
    张菊生
    1980(4):11-13.
    [摘要](1364) [HTML](0) [PDF 314.60 K](1185)
    摘要:
    现在,自动化几乎在气象学领域的每一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在美国气象业务中,自动化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观测、通信和预报.现就美国这三个方面的自动化现状及其未来可能的发展概述如下.一、观测1.地面自动观测现状在最近几年里,美国国家天气局已经研制了好几种陆地和海洋自动观测站,其中有自动气象观测站(AMOS),遥测自动气象观测站(RAMOS)、自动水文气象观测站(AHOS)、自动观测站(AUTOB)、部分参数自动观测站、大型导航浮标站(LNB)、自动浮标站以及暴洪报警站等.到1978年年底为止的各种自动观测站布站情况如表1所示.
    7  有关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和模式的研究
    刘树泽
    1980(4):14-16.
    [摘要](1239) [HTML](0) [PDF 292.49 K](1035)
    摘要:
    一近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及科学实验手段的不断改进,国外农业气象数值模拟和模式的研究有了较快的进展.美国、苏联、加拿大、荷兰、东德、西德、澳大利亚、巴西、伊朗、印度、土耳其、以色列等国均先后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天气—作物"模式的研究引起各有关方面专家的极大兴趣.世界气象组织农业气象技术委员会于1977年10月在渥太华召开了"天气—作物"模式专家会议,会上决定成立专门工作组,并于1979年11月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农业气象技术委员会,在其第七届(1979年9月)会议上,美、苏两国代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工作报告.会上还决定编写出版"天气—作物"分析方法规范.
    8  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业务使用性能
    1980(4):19-19.
    [摘要](1225) [HTML](0) [PDF 136.54 K](1026)
    摘要:
    日本《气象集志》1979年8月号刊载新田尚等人的《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业务使用性能》一文,文内从业务使用和模拟方面,总结了日本气象厅的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六层有限地区细网格模式(6LFLM).首先描述了计算模式的公式.根据1975年冈村提出的想法,设计了模式的有限差分格式.有限度地考虑了地形问题.对模拟大气的物理过程作了如下处置:(1)边界层内输送过程的参数化;(2)对流活动总体效应的参数化;(3)凝结;(4)地形影响;(5)次网格尺度的侧向扩散.没有考虑辐射冷却.关于初值化程序,把平衡风和准地转辐散风结合起来作为初始风.文中举出一些特殊情况的个例,如气旋发展,锋面扰动的形成,西伯利亚高压的破裂,统计计算和降水预报的验证.这一模式能模拟天气运动
    9  八十年代的天气预报服务——天气预报如何发展
    立平 良三 胡圣昌
    1980(4):20-23.
    [摘要](1444) [HTML](0) [PDF 412.14 K](1012)
    摘要:
    一、预报误差的分析每当谈到天气预报的时候,必定要指出"预报的误差".实际上多数情况预报是准确的,但却没有听到赞赏的话.这种现象是否应该理解为"天气预报理应报准",从而反映出人们对于天气预报有很大的信任和期望.实际上就连去年(1979年)新年"朝日新闻"进行的民意测验,认为天气预报"大致能够相信"的这种信任率也达到84%,其中医务工作者及警察对天气预报的信任率最高.
    10  包含地形的气象场初值化的个例研究
    1980(4):23-23.
    [摘要](1049) [HTML](0) [PDF 114.24 K](932)
    摘要:
    日本《气象集志》1979年8月号刊载近藤洋辉等人的《包含地形的气象场初值化的个例研究》,有如下要点.用包括考虑喜马拉雅山地形在内的初始化方案,作了一次预报试验.根据这样一种想法,即大尺度的大气运动是准水平的并能绕过喜马拉雅山.用人工方法修改初始质量场,使气流作绕山运动而不是作穿越运动.在初始化过程中,已把由于大山造成的大气低层等压面被截断这一因素考虑在内.根据Kondo1978年对辐散正压流体围绕圆周柱流动所作的数值试验取得的结果,假设初始风场是旋转的.考虑沿着截断边缘的内边界条件,得出风的旋转分量,从而解决了平衡方程.
    11  有关气候监测的几个问题
    安顺清
    1980(4):24-27.
    [摘要](1195) [HTML](0) [PDF 489.33 K](982)
    摘要:
    一、气候监测的种类为研究气候的物理过程及气候模式化,不仅需要世界天气监视网(WWW)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次试验(FGGE)观测系统的资料,还需要一些特殊的观测资料.根据不同目的所需要的精度和分辨率,可分为以下三种观测.1.各种物理过程的集中观测.为了较详细地了解气候中重要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观测要细致,时次空间要加密.
    12  如何应用数值指导天气预报资料
    殷显曦
    1980(4):28-29.
    [摘要](1200) [HTML](0) [PDF 202.85 K](947)
    摘要:
    在制做天气预报过程中,如何应用数值指导预报,是天气预报工作者较为关心的问题.T.H.基尔科在《数值天气预报的应用》一文中总结了英国的情况,摘介如下:一、预报员的作用预报员通常要参与对整个天气过程中所发生事件的判断和预报.他的活动范围涉及在四次天气观测时刻所能得到的大量的资料,同时还有不断增加的各种从飞机和卫星观测所得来的"非天气时刻"的观测资料.为了有效地处理这些大量资料,在资料加工、分析和预报方法上就必须采用计算机,而且要逐步改善观测设备和提高准确度.预报员的主要作用在于根据所得到的资料和服务部门的需要进行鉴别和判断.人在计算和处理资料方面的能力虽然有限,但在天气预
    13  天气预报的局限性
    劳伦兹 史国宁
    1980(4):29-30.
    [摘要](1594) [HTML](0) [PDF 212.02 K](1066)
    摘要:
    一、引言本文根据大气的可预报性对天气预报及其局限性作了探讨.为了说明造成这种局限性的原因,将大气预报与潮汐预报作了比较,并用一个数值试验的例子说明在简单的非线性系统中误差的增长情况.从而研究不同的时间尺度中误差的增长和大气的可预报性.二、非线性系统的可预报性从一个初始状态出发,根据支配流体运动的物理定律,就可以预报流体随时间的演变.但是由于流体的性质不同,流体中发生的现象不同,在可预报性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别.这里以海洋潮汐为例.海洋潮汐的可预报性很好.事实上,甚至无需知道当时的状态能作出很准确的潮汐预报.然而,大气在可预报性上却有明显的局限性.大气系统与潮汐现象的这种差
    14  苏联"增水"研究工作概况
    宋显荣
    1980(4):31-33.
    [摘要](1224) [HTML](0) [PDF 342.09 K](1110)
    摘要:
    增加降水是人工影响天气的重要任务之一.许多国家对增加降水或者更广义地说调节降水的有效方法的研究,已经有30年的历史.本文主要是叙述苏联特别是乌克兰水文气象研究所的增水研究工作概况,就苏联人工影响冬季云所取得的资料作一些介绍.值得注意的是,国外在这方面的工作开展比较广泛.
    15  国内外农业气候区划中的水分指标
    亓来福
    1980(4):33-37.
    [摘要](1352) [HTML](0) [PDF 404.53 K](1145)
    摘要:
    水是农业的命脉.在热量条件基本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水分是决定农业发展和产量水平的主要因子.所以各国都很重视水分资源和条件的研究.衡量某一地区水分条件的主要标准是年降水量和用各种不同方法计算的湿润度和干燥度.
    16  美国的科技人员
    1980(4):37-37.
    [摘要](1560) [HTML](0) [PDF 92.71 K](1009)
    摘要:
    美国目前在从事科研的科学家与工程师约有五十四万.在这五十四万人中,三分之二是从事技术发展工作,而80,6的人是工程师.科学家集中在基础研究上.在这五十四万人中,有十二万人是有博士学位的,分布如下:工业界占37%,其中以化工占首位(占全数三分之二),学术界占37%,其中半数
    17  勤劳的记录
    1980(4):37-37.
    [摘要](1197) [HTML](0) [PDF 92.71 K](1016)
    摘要: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在五十多年的辛勤劳动中,一共发明创造了大小一千五百多项科学成果,对人类的科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德国伟大的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时间,写成了对世
    18  苏联的气象观测塔
    王素梅
    1980(4):38-38.
    [摘要](1340) [HTML](0) [PDF 87.02 K](1017)
    摘要:
    研究低层大气的气象条件的方法很多,但所用的如系留气球、飞机、雷达、探空仪等方法均受到某些不同条件的限制,所以近年来国外开始采用气象塔遥测的方法进行300—500米高度的低空探测.气象观测塔由于其安装及使用上开支很大,故目前世界上专建的气象塔并不多,已知的有美国的布洛克海文、意大利的伊斯普腊、日本的筑波及苏联的奥博宁斯克等地建有专用气象塔.而一般均利用已有的电视塔等进行观测,美国这样的测点有100多处,一般的高度为300米,个别测点达600米高.苏联于1957—1959年期间建成了310米高的奥博宁斯克气象塔开始进行低层大气遥测.1964—1967
    19  美国的测露网
    张海华
    1980(4):39-39.
    [摘要](1262) [HTML](0) [PDF 120.92 K](970)
    摘要:
    美国亚拉巴马、佐治亚、佛罗里达三州根据国家天气局为东南地区制订的农业气象计划,共同建立了测露网,其目的是为了开展东南部地区露气候学研究,也是为了向东南地区农作物病害和收成模式中输入露水的资料.1.监测系统目前很少有仪器能够准确记录成露的开始时间、露水蒸发完的时间和露水强度.测露网选用了戴维斯和休斯1969年研制的测湿系统为基本观测设备.戴维斯-休斯测湿系统由五个测湿传感器、一个记录器和一个电子部件箱组成.电子部件箱中包括电源、时钟和校准电位计.
    20  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冬季季风气压波
    1980(4):39-39.
    [摘要](1227) [HTML](0) [PDF 120.92 K](980)
    摘要:
    日本《气象集志》1979年4月号刊载村上多喜雄的《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冬季季风气压波》一文,摘译其内容如下.1.用1970年11月16日到1971年3月15日整个中国、中国东海和南海、西北太平洋温带和热带地区的风和温度,研究冬季来自北方的季风气压波的某些特征.低层气压波大多出现在东海,在大约700毫巴层以下,对经向风、温度、垂直速度和增温率等项,主要谱峰均在4.3—4.6天左右.对于对流层低层的4.3—4.6天振荡来说,温度和经向风之间的余谱为正隧(北向感热输送,而温度与垂直P速度为负相关.相比之下,南中国海主要谱峰在6.0—6.7天左右,伴置次最大谱值在4.3—4.6天左右.在对流层低层,东海和南海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超过0.5.整个南海的
    21  Ⅴ.皮叶克尼斯及其门生
    1980(4):41-41.
    [摘要](1718) [HTML](0) [PDF 61.06 K](1107)
    摘要:
    V.Bjerknes(皮叶克尼斯,1862—1951),是挪威地球物理学家;以他命名的大气环流定理,是现代动力气象学基础理论之一.他先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卡内基研究所,德国莱比锡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12年回国,任挪威卑尔根大学教授,和他的门生、助手Bergeron,Rossby,J.Bjerknes等人,一起创立气象学卑尔根学派(Bergen School).J.Bjerknes1897年生于斯德哥尔摩,毕业于奥斯陆大学后,在贝卑尔根气象台他父亲指导下从事科研工作.1919年发表"移动性低气压的机制"一文,这篇仅8页的论文,在锋面理论上具有划时代的见解.1937年因希特勒入侵挪威而亡命于美国,从此在美国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