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新书架上
    1986(2).
    [摘要](1171) [HTML](0) [PDF 181.80 K](1043)
    摘要:
    《Chemistry of atmospheres An introductionto the Chemistry of the Atmospheres of Earth,theplanets,and their satellites》(大气化学/地球、行星及其卫星大气化学引论),Richard P.Wayne 著,CL-ARENDON PRESS OXFORD 出版,1985年,361页。本书作者是牛津大学的物理化学讲师,本书把大气化学与传统的自然科学联系起来。全书分九章:1.化学组成;2.大气的物理性质;3.大气光化学
    2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十年(1985—1994)规划
    刘还珠
    1986(2):1-10.
    [摘要](1547) [HTML](0) [PDF 876.62 K](1164)
    摘要: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1985—1994十年规划,原英文稿共58页,本文摘译自原文第1、5、6三部分;原文第2—4部分为历史回顾和期望,这方面本刊以往文章已介绍,故略。
    3  低阶的湿大气环流模式
    E.N.Lorenz 李维亮
    1986(2):11-18.
    [摘要](1181) [HTML](0) [PDF 627.83 K](1122)
    摘要:
    定性分析和数值试验结合是非线性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E.N.Lorenz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本文是他对前期工作(截止1984年2月)较系统的阐述,其初步结果对我们了解这方面工作的现状和趋向是有益的。由于原文太长,已删去2—5节,即公式推导和其简化的阐述这里就不介绍了。
    4  ECMWF业务预报系统的改进
    王世平
    1986(2):19-20.
    [摘要](1235) [HTML](0) [PDF 147.81 K](1163)
    摘要:
    欧洲中期预报中心(ECMWF)第二个业务模式——T63(谱模式)1983年4月21日投入业务使用后,进行了以下改进:1984年12月4日,改进了辐射格式,在解决长波辐射传输方面,使用了与过去不同的气体效应处理方法,其最大好处是缓和了中、高对流层中,云量少的层次所出现的过
    5  对我国梅雨次天气尺度系统的一些认识
    胡伯威
    1986(2):21-29.
    [摘要](1375) [HTML](0) [PDF 802.73 K](1083)
    摘要:
    为说明本文研究问题的基本观点,首先简略讨论了梅雨次天气尺度扰动的一些基本的天气动力学特点。继而综合讨论一批梅雨期暴雨个例分析的结果。对于青藏高原东侧的西南低涡和夏季江淮切变线发生的机制——特别是高原的动力和热力影响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暖性低涡东移和切变线向东延伸的机制;江淮切变线维持的机制;低涡转化为江淮气旋波的天气动力过程等问题,提出一些新的探索性的意见。
    6  民主德国各种天气预报模式效果的比较
    Г-И.杰利错哥 王京泰
    1986(2):29-32.
    [摘要](1343) [HTML](0) [PDF 305.87 K](1100)
    摘要:
    引论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介绍民主德国气象服务中在大气动力学模拟和建立短期天气预报模式方面的情况。为此,对各种类型的模式进行了比较。必须注意的是,在最近十年中我们的工作与苏联有关的水文气象中心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七十年代开始,在气象服务中日常业务的数值天气预报已经变为现实。除了过滤模式以外,也使用了边值随时间变化的原始方程(PE)模式。
    7  与大—暴雨有关的防灾气象情报的若干问题
    张余丰
    1986(2):33-36.
    [摘要](1428) [HTML](0) [PDF 302.13 K](1032)
    摘要:
    大—暴雨是属于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措施可靠就能使人民的生命财产得到保障;预报错误,措施落空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这种例子在我国是很多的。对大一暴雨灾害预报的情报工作分两方面:一是提高预报的准确率,二是加强情报的传递和执行。在我国有中央、省、地、县预报
    8  南方涛动及其与季风雨的关系
    H.N.Bhalme S.K.Jadhav 陈菊英
    1986(2):37-43.
    [摘要](1317) [HTML](0) [PDF 450.94 K](1199)
    摘要:
    引言6—9月的季风雨是关系印度农业经济重要因素之一。在印度季风期间,印度有很大区域的降雨量超过年降雨量的75%。尽管季风雨有其规律性,但仍然有相当大的年际变动,这种变动常常与干旱和洪涝相联系。Weare(1979),Khandekar(1979)和Angell(1981)考查了印度季风雨与海表温度的关系,可以看出东赤道太平洋地区较暖的
    9  当代气候
    王绍武
    1986(2):44-50.
    [摘要](1301) [HTML](0) [PDF 510.65 K](1117)
    摘要:
    1985年1月8—11日美国气象学会在洛杉矶召开了第3次气候变化会议,这次会议的两个议题之一是当代气候,明确指1850—2100年间的气候。关于当代气候,M.C.MacCracken 做了总结性的报告。他首先指出,如果考虑社会的影响,则所谓正常气候的时间尺度是变化的,对农业来讲可能指最近10年;对水资源
    10  南极大陆的空气缓冲作用
    宋显荣
    1986(2):51-53.
    [摘要](1188) [HTML](0) [PDF 280.18 K](1478)
    摘要:
    在现代气候学中,人们对地球上的气温变化趋势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些专家认为,在人为排放物的影响下,世界上许多地区气温在升高,并有继续升高的趋势;另一些专家认为,近百年来,地球上的平均气温在下降。不管气温是上升或下降,均会在巨大的南极冰川状况上有所反映。南极冰川的体积
    11  应用气候学的某些问题
    周景林
    1986(2):54-57.
    [摘要](1344) [HTML](0) [PDF 317.00 K](1067)
    摘要:
    气候学是古老的学科之一,它对人类生产力的发展一直起着促进作用。由于气候对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产生了应用气候学。1979年在日内瓦召开了世界气候会议,对应用气候学的意义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关于应用气候的一系列国际会议、讨论会、讲习班,按需要对应用气候学做了进一步
    12  气象观测塔的几个技术问题
    李兴生
    1986(2):57-61.
    [摘要](1307) [HTML](0) [PDF 455.40 K](1250)
    摘要:
    一、概况用气象塔或其它现成铁塔研究低层大气的特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观测工具,它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全天候、连续、精度高和上下同时地观测气象要素的垂直分布及其随时间的演变规律。早在本世纪四十年代,英美等国就着手建立专用气象塔,如英国曾于1943年在卡丁顿(Cardinton)基地建立高122米
    13  英国的雷达气象
    C.G.Collier 刘志刚
    1986(2):61-66.
    [摘要](1290) [HTML](0) [PDF 532.28 K](1123)
    摘要:
    1.前言雷达技术从大约四十年前开始成为可利用以来,已被广泛地应用在气象中。在英国,就象在许多其它国家一样,有一个目的在于扩大雷达技术应用于研究和预测大气现象的正在进行的研究和业务计划。在这篇文章中概括了现行的和过去的工作,并根据现行计划的扩充,考虑了未来可能的发展。
    14  利用遥感表面温度计算蒸散量
    J.L.Hatfield 唐德富
    1986(2):66-70.
    [摘要](1293) [HTML](0) [PDF 386.13 K](1068)
    摘要:
    引言遥感提供了计算大面积蒸散量的可能性,目前,利用气象参数计算蒸散量,这些参数既不说明种有不同作物和裸露土壤表面的空间分布,也不说明各种农田的水分状况。遥感表面温度可以是从手持辐射温度计确定几平方厘米分辨率的表面温度到用某些卫星传感装置确定几平方公里分辨率的表面温
    15  气象卫星遥感技术为农业生产服务
    H.W.Yates 李丽
    1986(2):71-77.
    [摘要](1239) [HTML](0) [PDF 640.40 K](1100)
    摘要:
    1.前言美国农业部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对世界上的主要农业区主要作物产量进行预报。为此既需要对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做出精确的估算,还必须及时了解有关的经济因素(如机械、肥料、农药的使用情况,以及是否采用高产良种等)和整个生长期作物的健康状况与生长活力。利用常规手段进行的气象观测
    16  《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系列成果综述
    李世奎
    1986(2):77-81.
    [摘要](1252) [HTML](0) [PDF 465.11 K](1370)
    摘要:
    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规划和指导农业生产,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国家将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列为全国科技大会确定的108项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第一项。《全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含七个子课题(见下面成果的
    17  产量回归预报中几个问题的讨论
    蓝鸿第
    1986(2):81-84.
    [摘要](1229) [HTML](0) [PDF 316.52 K](1068)
    摘要:
    回归规律是高尔顿在从事遗传学领域的工作中提出的,在研究工作中他发现:一个人的每一种特性都受男性亲属所支配,尽管存在少数的例外。他将这种现象称为“普遍的回归规律”(1889)。其后,卡尔·皮尔逊(1903)测量了1000多个父亲和儿子的身高,验证了这个规律,他发现确实存在回归或可称之为反回的规律,这一古典分析被视为回归分析应用上的最初课题。
    18  从东京都的雨量观测网看雷达-AMeDAS 雨量合成图
    祁纯阳
    1986(2):84-86.
    [摘要](1484) [HTML](0) [PDF 279.58 K](1181)
    摘要:
    日本气象厅从1974年开始加强 AMe-DAS 气象观测网,逐步设置了总数约1300个雨量计(17公里左右一个站)。通常情况下每一小时通过电话线路自动收集资料,掌握地面降水的状况。作为全国范围实用的观测网,AMeDAS 雨量观测网在世界上是属第一的。它大大改善了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里范围的大雨的监视体制。
    19  硅薄膜气压计
    石塚宏 张余丰
    1986(2):87-87.
    [摘要](1256) [HTML](0) [PDF 74.22 K](1120)
    摘要:
    目前,气压传感器的主要类型有利用金属薄膜偏移的电容型和利用硅薄膜压电电阻效应的应变计型。本文简要介绍后者。这种压力传感器用在非常广阔的领域,在气象方面主要用于测量大气压。图1给出了各种硅薄膜压力传感器的基
    20  英国的业务地基遥感测量
    C.G.Collier 孙阳
    1986(2):88-92.
    [摘要](1132) [HTML](0) [PDF 392.79 K](934)
    摘要:
    一、引言过去十五年间,技术领域(特别是小型、微型计算机,以及元件可靠性方面)的进步,再加上通信系统的发展,促使大气参数的遥感测量获得很大发展。遥感技术发展的其他动力来自为取代相对来说比较昂贵的人力资源的经济上的压力,以及自动观测系统对遥感技术的需求。
    21  无线电探空仪的钨丝温度感应元件
    T.Shibata 陈世范
    1986(2):93-94.
    [摘要](1301) [HTML](0) [PDF 134.58 K](1120)
    摘要:
    钨丝作为温度感应元件,性能十分良好,但加工比较困难。本文介绍一种新设计的钨丝温度感应元件及其与热敏电阻温度感应元件所作的比较试验。钨丝温度感应元件如图1所示。用直径10μm,总长24cm 的钨丝绕成螺旋状,螺旋
    22  JMA-21型无线电声学探测系统
    祁纯阳
    1986(2):94-96.
    [摘要](1378) [HTML](0) [PDF 205.28 K](1127)
    摘要:
    近年来大气污染监测工作的发展,渴望研制一种能测定1000米以下的气温、风向、风速等各种气象要素的遥感仪器。到目前为止,气温随高度的分布的遥感,除无线电声学探测系统(RASS)外,尚无适当的手段。RASS 是向上空发射声脉冲,用多普勒雷达追踪声波波面移动的装置。根据声速在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