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热带气象学的若干进展
    章基嘉
    1986(5):1-13.
    [摘要](1138) [HTML](0) [PDF 1.02 M](1085)
    摘要:
    一、引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纬向平均的角度来观察大气已成为共同的习惯。虽然这样一种处理方法对大气环流的诊断或能量收支的研究有某些好处,但是对评价具有随经度变化的特征却掩盖了一些重要事实。用纬向平
    2  飑线
    H.Bluestain 蔡则怡
    1986(5):13-19.
    [摘要](1458) [HTML](0) [PDF 509.41 K](1133)
    摘要:
    一、前言飑线这一名词自19世纪后期开始在文献上出现。本文着重于广泛评述这一中尺度现象,而不去详细涉及飑线的一些特殊的性质。开始,我们将叙述飑线概念演变的简单历史,包括飑线概念与同样空间尺度的其他系
    3  台风路径预报专家系统
    钟元 金一鸣 李汉惠 程煜
    1986(5):19-27.
    [摘要](1726) [HTML](0) [PDF 629.47 K](1077)
    摘要:
    一、前言现代气象预报要求对多种预报方法进行综合和决策,并应用电子计算机技术建立定量化和自动化的预报系统。近年来,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对进入第二警戒区
    4  滞弹性系统中三维动量方程的一种新的二阶有限差分形式
    吉崎正宪 高良诚
    1986(5):27-31.
    [摘要](1297) [HTML](0) [PDF 388.47 K](1051)
    摘要:
    本文提出了滞弹性系统中三维动量方程的一种新的二阶有限差分形式。这种差分形式使三维运动中的总动能和二维运动中的总涡度拟能守恒。它可以用于由曲线正交坐标表示的方程及用于笛卡尔坐标系的变网格模式。
    5  我国的热带、副热带环流长期演变规律应用研究概况
    1986(5):32-35.
    [摘要](1164) [HTML](0) [PDF 353.61 K](1041)
    摘要:
    一、引言热带和副热带环流对我国的天气尤其是汛期降水天气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中低纬度环流系统的长期天气预报研究也就受到更多的气象工作者的重视。1983年3月在上海汛期预报会商会上,副热带环流的长期演
    6  气候模式模拟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
    赵宗慈
    1986(5):35-47.
    [摘要](1706) [HTML](0) [PDF 957.64 K](1043)
    摘要:
    引言在八十年代以前这方面的工作王绍武已经作了全面总结。自八十年代以来,利用气候模式来模拟气候变化已经有了新的发展。从简单的能量平衡模式(EBM),到辐射对流模式(RCM)及一般环流模式,(GCM)。随着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大气一般环流
    7  极端高温现象:概率随平均温度变化而变化
    LINDAO.MEARNS RICHARDW.KATZ STEPHENH.SCHNEIDER 孙志宏 王立
    1986(5):48-55.
    [摘要](1243) [HTML](0) [PDF 634.37 K](1050)
    摘要:
    1.前言平均温度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升高的问题已引起大家的关注,人们试图重新评价它对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可能影响(Clark,1982;Schneider 和 Londer,1984)。当然,为了估计二氧化碳引起平均温度增加对谷物产量的影响,有必要对特定地理
    8  利用数值模式的气候研究
    张庆阳
    1986(5):55-58.
    [摘要](1179) [HTML](0) [PDF 367.66 K](1016)
    摘要:
    1.序1950年 Charny,Fjrtoft 和 von Neu-man 在数值预报方面获得了成功。利用正压涡度模式进行了预报试验。1953年 Charny和 Phillips 利用准地转风斜压模式再现了低压的发展。三年之后,Phillips 在2层准地转斜压模式中加进了热源和地面摩擦,在模
    9  福建省古田水库地区1975—1984年人工降雨效果统计分析
    曾光平 肖锋 方仕珍 叶家东
    1986(5):59-66.
    [摘要](1498) [HTML](0) [PDF 607.63 K](1004)
    摘要:
    本文对福建省古田水库地区1975—1984年十年人工降雨区域回归随机试验效果进行统计分析。十年共进行228次随机试验,其中催化113次,统计结果表明平均相对增雨29.49%,绝对增雨1.45mm/小时(α<0.0005)。按云型、作业云回波顶温度、自然雨强等进行了分类统计,对有利的催化条件也进行了分析。
    10  美国能源部二氧化碳研究计划的综述
    MichaelR.Riches FrederickA.Koomanoff 汤绪
    1986(5):66-69.
    [摘要](1156) [HTML](0) [PDF 343.70 K](1089)
    摘要:
    1.引论近百年来,在大气中 CO_2的浓度一直在增加[国家研究委员会(NRC),1983]。虽然 CO_2在动物呼吸和光合作用方面的作用自18世纪以来就已为人们所知了,但是直到20世纪,CO_2在其它方面的作用才逐步引起重视。现时的科学分析指出:现在记录
    11  用鲍恩比法确定蒸散量是否可靠?
    D.E.Angus P.J.Watts 房宽厚
    1986(5):70-74.
    [摘要](1384) [HTML](0) [PDF 360.17 K](1068)
    摘要:
    在湿润条件下,用能量平衡法确定植物群体的蒸散量能够得出满意的结果,但在很干燥的条件下或在能量平流较强的湿润条件下,这种方法可能就完全不会那么准确了。在前一种条件下,误差分析表明:只有在鲍恩比的相对误差很小时,蒸散量的相对误差才很小。然而,在干燥条件下,由于蒸散量的数值很小,所以它的绝对误差总是相当小的。分析干湿球温度梯度的误差对鲍恩比的影响说明:在很干燥的条件下,观测干湿球温度梯度所需的精度比绝大多数鲍恩比观测装置预期能达到的精度要高一个数量级。在后一种情况下,实验结果表明:被认为是在边界层内观测到的鲍恩比在白天给出太小的蒸散值,在夜间会给出与水汽压力梯度的方向不一致的潜热通量方向。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当空气通过两种表面之间的边界时,把大气特性调整到新的下垫面的特性到底意味着什么?
    12  一个农业气候资料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
    段向荣 王恩利
    1986(5):75-77.
    [摘要](1325) [HTML](0) [PDF 242.73 K](1068)
    摘要: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提高,各地气象部门已有相当数量的单位配备了微型计算机系统。但是因以前大量的气象资料全是记录在纸上,在利用计算机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时,必须要经常反复地
    13  苏联农业气象观测的现状和发展远景
    А.Д.Пасечнюк 宋显荣
    1986(5):77-80.
    [摘要](1226) [HTML](0) [PDF 333.53 K](954)
    摘要:
    农业气象观测是通过地面和宇宙两个观测子系统进行的。后者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从飞行器上获得的情报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但由于在限定的时间间隔内获取这些情报是相当复杂的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所以目前还离不开地面农业气
    14  McIDASⅢ:新一代的人机对话资料存取和分析系统
    V.E.Suomi 徐建平
    1986(5):80-87.
    [摘要](1378) [HTML](0) [PDF 671.25 K](1070)
    摘要:
    1.引言处理静止卫星地球图象和气象资料的人机对话资料存取系统(McIDAS)于1970年初首先在威斯康星大学的空间科学和工程中心(SSEC)研制出来。此后,McIDAS 系统的硬件和软件不断得到改进。我们可以具体
    15  利用IBM PC/XT微机做短期预报
    R.N.Green J.F.Weaver 孙杨
    1986(5):88-90.
    [摘要](1097) [HTML](0) [PDF 343.68 K](1030)
    摘要:
    1.引言1985年春季,在美国中部平原实施了旨在研究中尺度对流天气的第一阶段外场试验。这一试验被称为“风暴前”(PRE-STOR-M)计划,基地设在俄克拉荷马城的 Will Ro-gers 机场。计划的长期目标包括进一步深入
    16  自动气象站用的一套标准传感器
    许继武
    1986(5):91-95.
    [摘要](1351) [HTML](0) [PDF 239.14 K](1034)
    摘要:
    测量不同气象要素的传感器,其输出信号的种类和范围是不尽相同的,要使这些传感器与一个公共数据记录系统接口,每个传感器都要有一个接口板,或许还要对每个传感器分别进行精细调整,使之与数据记录系统相匹配。这种系统由于结构复杂,不仅会增加成本、降低测量精度、也容易产生误差。为此,挪威 Aanderaa 公司设计了一套具
    17  气象测量用的新湿度传感器
    周景林
    1986(5):93-94.
    [摘要](1215) [HTML](0) [PDF 166.72 K](1094)
    摘要:
    现在测量湿度的方法中比较主要的是干湿表法、露点法、电解加热湿度计法及吸收法。最近几年又发展了红外吸收法和紫外辐射法以及确定水汽凝结的饱和差法。1981年10月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仪器和观测方法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材料表明,在低
    18  电池式温湿度数据记录器
    志智金弥 张余丰
    1986(5):94-95.
    [摘要](1246) [HTML](0) [PDF 159.64 K](1090)
    摘要:
    1.引言大多数测温、湿度的仪器都使用交流电源。单独的温度计、湿度计有用直流电源的,但是采用直流供电、能记录数个月资料的记录器就见不到了。最近,在没有交流电源的地方(如偏僻的山区、船舶等),或者不想使导线拉得过长的地方,也普遍有记录温度、湿度
    19  新书架上
    1986(5):96-96.
    [摘要](1201) [HTML](0) [PDF 81.99 K](1087)
    摘要:
    《Climate and Circulation of the Tropics》(气候和热带环流),Stefan Hastenrath 著,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出版,1985年,455页。作者在美国和世界的一些大学和气象局从事过热带气候研究工作,1979年开始写这本书。本书分十二章。主要内容包括:周日强迫作用和局地环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