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新书架上
    1986(6).
    [摘要](1221) [HTML](0) [PDF 77.74 K](1127)
    摘要:
    《14th Conference on Severe Local Storms》(第十四次局地强风暴会议文集) 美国气象学会出版,1985年,368页。 1985年10月29日到11月1日在美国印第安纳召开了第十四次局地强风暴会议。本文集从不同方面介绍了与局地强风暴有关的各种问题,例如,局
    2  日本气象厅的海洋和海洋气象工作介绍
    郭进修
    1986(6).
    [摘要](1359) [HTML](0) [PDF 0.00 Byte](254)
    摘要:
    一、组织和机构在日本,有关海洋和海洋气象的管理、常规业务和科研等项工作是由气象厅下设五个部之一的海洋部组织实施的。海洋部由海务课、海洋课和海洋气象课组成。海务课还要负责管理根据1968年日美协定而接收设在小笠原群岛上的两个气象站。海洋课下设负责
    3  国外数值天气预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杜行远
    1986(6):1-6.
    [摘要](2647) [HTML](0) [PDF 358.48 K](1241)
    摘要:
    (一) 国外数值天气业务预报工作的改进,仍是沿着“继续提高模式的分辨率”和“继续改善参数化方案”两个方面进行。由于这些改进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观测资料的增多,计算能力的提高,使最近几年的各个国家的数值业务预报准确率,都在持续提高。例如,美国
    4  一个模拟人脑思维推理的天气预报专家系统
    1986(6):11-14.
    [摘要](1455) [HTML](0) [PDF 328.20 K](1308)
    摘要:
    本文以长沙六月暴雨预报为例介绍一个新的天气预报专家系统,下面简称为M系统。 M系统的建立,首先,是在总结专家预报经验和预报思路的基础上,综合了气象台站现行使用的各种预报方法的经验,编制成预报流程;然后,在人工智能和模糊集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M系统的知识库和不确定性推理系统,较好地模拟了人脑预报的思维特点;最后,采用了一种新颖的人工智能语言——PROLOG语言书写了M系统的程序,已在IBM-PC/XT微机上实现。该系统使用方便,它不仅可以快速地做出比较准确的天气预报;同时,还可以列出预报依据和推断思路;并且,便于知识的增、删和修改,使系统日趋完善。
    5  澳大利亚的冷锋研究进展及研究方向
    B.F.Ryan K.J.Wilson J.R.Garratt R.K.Smith 殷显曦
    1986(6):16-20.
    [摘要](1366) [HTML](0) [PDF 434.63 K](1172)
    摘要:
    一、引言为提高对“澳大利亚夏季凉变”有关天气的认识和预报,1979年开始执行的冷锋研究计划(CFRP),要求进行与理论研究密切结合的现测试验。在Smith等(1982)的早期文章中,曾讨论了“凉变”对澳大利亚东南部的
    6  天气尺度逗点云系的复合研究
    辛宝恒 马建铭
    1986(6):21-24.
    [摘要](1427) [HTML](0) [PDF 286.12 K](1270)
    摘要:
    一、引言应用日本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红外云图和常规的天气图资料对出现在我国东部一带的天气尺度锋面气旋逗点云系进行了复合研究。结果表明,逗点云头和云尾的各个部位的热力和动力环境是不尽相同的。剧
    7  1984年模式输出客观释用方面工作情况
    章文茜
    1986(6):25-29.
    [摘要](1263) [HTML](0) [PDF 464.76 K](1087)
    摘要:
    1.总目的技术发展研究室(TDL)进行的应用研究,其目的在于开发有希望应用于天气预报和分析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从纯统计的到统计和数值(动力)结合的。重点放在在国家气象中心(NMC)运行的复杂大尺度模式输出的客观释用上,同时也放在地方台站可以
    8  模式预报的作用
    R.D.Hunt 忻贤华
    1986(6):30-33.
    [摘要](1398) [HTML](0) [PDF 399.89 K](1047)
    摘要:
    引言从1982年秋季开始,英国气象局将15层细网格模式和全球模式正式投入业务使用。细网格模式输出的主要产品包括未来36小时,间隔为6小时的预报图。预报图含地面气压、雨量以及其它各种用于预报锋面位置、地面温度、阵雨和其它许多天气现象可能
    9  由日本GMS的空间平均资料推定降水量
    中村和信 土屋乔 张程道
    1986(6):34-39.
    [摘要](1285) [HTML](0) [PDF 415.48 K](1008)
    摘要:
    1.前言由气象卫星观测的资料(以下称卫星资料)试作降水量推定值,从开始这种观测以来,已有许多人作了各种探讨。其中有利用积雨云群体和含有其它云的观测资料推定从短时到一日各种时间尺度的降水量(Scofield
    10  北太平洋海面水温的显著异常型与北半球冬季大气环流的关系
    川村隆一 奚秀芬
    1986(6):39-43.
    [摘要](1274) [HTML](0) [PDF 425.44 K](1131)
    摘要:
    1.引言最近关于大气环流和厄尼诺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研究有:Wallace和Gutzler(1981年)论证了500百帕高度场上5个遥相关型。而Horel和Wallace(1981)提出了太平洋/北美(PNA)型及其与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异常的关系。另一方面,Hosksins和
    11  乌海地区沙漠化原因探讨
    别良选
    1986(6):44-46.
    [摘要](1692) [HTML](0) [PDF 236.05 K](1206)
    摘要:
    气候变化、干旱和沙漠化是今年世界气象日纪念活动的主题。《中国气象》1988年第6期已对该纪念活动作了报道,并发表了章基嘉副局长的讲话稿,全面地论述了干旱和沙漠化的问题。本刊发表的两篇文章则是就某一地区的沙漠化形成原因的探讨。其中乌海地区一篇校多地探讨了社会原因,另一篇译文则较多地从气候角度探讨了萨海尔地区的沙漠化。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显然是干旱气候。但对于某些接近于干旱气候的地区,在大规模地人工改良气候尚不现实的今天,正确认识社会原因对沙漠化的作用可能是重要的。
    12  非洲气候的干燥化——萨哈拉沙漠南侧地区的沙漠化
    吉野正敏 王瑞仙
    1986(6):47-52.
    [摘要](1336) [HTML](0) [PDF 445.09 K](1151)
    摘要:
    一、前言如图1所示,在世界上从非洲、中近东、欧亚大陆的中南部到中国的西部,有一片广阔的干燥地区。与其他大陆相比,从非洲到中近东这一部分地区最为广阔。图1中,黑色
    13  增加播云催化剂冰核化效率的方法
    S.P.Belyayev N.S.Kim 丰大雄
    1986(6):53-56.
    [摘要](1301) [HTML](0) [PDF 308.60 K](1184)
    摘要:
    1.引言在自然条件下,用冰核气溶胶对过冷云的催化,并不常常得到明确的结果。这似乎不仅是由于被播撒云的物理条件的差别,也是由于所用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引起的。按Gorbunov等(1976年)对很多试
    14  天气尺度臭氧光化学与全球对流层臭氧收支
    Jack Fishman Fred M.Vukovich 张云荣 郭陆军
    1986(6):56-61.
    [摘要](1280) [HTML](0) [PDF 486.88 K](1247)
    摘要:
    1.引言最近许多研究都强调对流层臭氧的重要性(比如见Levy 1984;Fishman 1985;Levy等1985;Logan 1985),这是由于臭氧在对流层光化学过程中起了核心作用以及作为温室效应的气体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性。尽
    15  我国农业气象情报服务
    太华杰
    1986(6):62-65.
    [摘要](1239) [HTML](0) [PDF 333.83 K](1328)
    摘要:
    农业气象情报是气象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手段之一,是农业经济情报的组成部分。它是在常规气象情报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主要农作物不同生育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及时分析当时当地农情、墒情、灾情的综合信息,为各级政府、各经济综合部门,预测农业生产
    16  小麦产量与叶温的关系
    R.C.G.Smith H.D.Barrs 王学文
    1986(6):68-72.
    [摘要](1261) [HTML](0) [PDF 498.69 K](1161)
    摘要:
    一、引言精确的手提式红外温度仪的问世,使对田间作物的叶片温度进行每日一次的日常观测成为可能(Jackson,1982)。叶温作为一种植物水分应力(stress)的指标的潜力已广泛深入地讨论过(Jackson等,1977)。人们发
    17  日本气象厅更新日照计
    岩渕敏明 张余丰
    1986(6):73-76.
    [摘要](1417) [HTML](0) [PDF 286.21 K](1536)
    摘要:
    一、引言在日本采用旋转式日照计代替以前的乔唐式日照计,有以下两个理由:1.气象厅配备地面气象观测装置的方针是,使气象要素数字化,能对其进行运算处理,并打印输出;日照计当然也须符合这一要求。2.世界气
    18  芬兰VAISALA测风系统WA简介
    吴庆明
    1986(6):76-77.
    [摘要](1317) [HTML](0) [PDF 133.52 K](1128)
    摘要:
    为了借鉴国外气象仪器的经验,以及做对比试验,气科院大气探测所从芬兰购买了一套风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一单片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对从传感器传送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也可同时处理几个风感应系统的数据,并显示多种风要素值。它既可以作为单机使用,也可通过标准接口RS 232与主计算机相连作为风测量的
    19  印度探空仪的自动校准系统
    N.Seshadri V.P.Verma S.M.Kulshrestha 许继武
    1986(6):78-79.
    [摘要](1276) [HTML](0) [PDF 144.41 K](1115)
    摘要:
    本文描述印度无线电探空仪测高空气压用的气压开关的自动校准记录器。我们已设计了一种改进型仪器,能满足使用加热笔尖在热敏记录纸上获得清楚的校准记录的要求,利用记录纸上的毫米分度能获得0.5 hPa的精度,该记录器可输出8个气压开关同时
    20  矢量法处理双经纬仪测风资料及其计算程序
    朱汶
    1986(6):80-83.
    [摘要](1469) [HTML](0) [PDF 227.60 K](1471)
    摘要:
    在大气探测中,常用双经纬仪测量大气边界层中的风向风速。传统的方法是用投影方法处理双经纬仪资料。而在1962年,Norman Thyer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即“矢量法”。用这种方法,我们在APPLE-Ⅱ微机上,使用BASIC语言编写的双经纬仪测风计算程序,处理了500多份双经纬仪探测资料,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21  苏联航空气象保证用地面自动化雷达系统的现状和发展
    周景林
    1986(6):84-85.
    [摘要](1339) [HTML](0) [PDF 176.03 K](1149)
    摘要:
    苏联航空部门的气象工作者广泛应用与云有关的一些危险天气现象的雷达气象情报,结合其他背景观测资料,制作雷达风暴通报,确保飞行安全。现在,计划在机场和航线的服务中采用气象雷达-气象资料自动处理装置的综合系统(МРЛ-ААОМ)。这是一个
    22  NOAA脉冲多普勒激光雷达的性能特点及其在气象上的应用
    I.R.Lawrence 薛庆渝 贾国贤
    1986(6):85-91.
    [摘要](1411) [HTML](0) [PDF 565.25 K](1306)
    摘要:
    1.引言国家海洋大气局(NOAA)在过去的六年时间里,曾致力于用相干激光雷达技术实现由空间监视全球风之可行性的研究。此课题的一个阶段是研制一台野外试验激光雷达。这台设备自1981年春季以来已投入业
    23  《气象科技》1986年目录索引
    1986(6):92-96.
    [摘要](1260) [HTML](0) [PDF 253.42 K](1193)
    摘要:
    一、一般问题(含:气象学史、自外业务概况、气象人物)题作者l译者1年页 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十年(1985一1994)规划 我国云与天气学的研究 大气环流的遥相关问题刘还珠19861一10束家鑫等李崇银1986198614一21 1一8 日本气象卫星中心的新计算机系统及其安装以后的业务变更 大气运动的尺度和可预报性 热带气象学的若干进展 国外数值天气预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HIDEYUKI HA一SEGAWA Roland B.Stull 章基嘉 杜行远许健民19868一14王延禄19861986198614一18 1一13 1一4二、大气探测与仪器装备(含:气象卫星、雷达、火箭、电算机、…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