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卫星探测的大气资料对改进天气预报是渺茫的或是起关键作用?
    William L. Smith 吕月华
    1992(4).
    [摘要](1174) [HTML](0) [PDF 0.00 Byte](226)
    摘要:
    人们取得卫星探测的大气温度和水汽资料已有20多年了.这些资料遍及全球,因此曾希望从卫星得到的探测资料使全球数值天气预报(NWP)有重大改进.1979年全球天气试验(GWE)期间用所提供的卫星探测资料进行的试验确实表明,它们对延伸预报有正的影响,在南半球尤其如此.令人惋惜的是自GWE以来,卫星探测资料的价值已明显下降了.我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式的改进,亦即与现在的NWP模式的垂直分辨率相比较,卫星资料的垂直分辨率差,而模式在这方面占优势.因为存在小尺度特征(可以由模式分辨的垂直尺度表示)的混淆现象,卫星资料甚至使分析/预报的业务质量有所下降.本文先从历史观点论述卫星探测资料在天气预报应用中价值降低的困境,亦即说明这些资料没有达到预期作用的原因.然后探求为扭转这种局面需要在卫星工艺学和应用技术方面的改进.
    2  一种评价休耕与播种问题中天气预报经济效益的动态决策模式
    R.Katz B.Brown A.Murphy 黄梦泽 郑耀文
    1992(4).
    [摘要](1091) [HTML](0) [PDF 0.00 Byte](254)
    摘要:
    本文用决策分析方法评价不完全天气预报的经济价值并研究马尔可夫过程的一组动态决策模式.这种动态模式的数学表达式将未来天气状态的不确定信息与决策过程结合在一起.同时,研究了天气信息价值以及模式在气象学上的应用实例.作为模式的一个具体应用,详细讨论了休耕和播种问题.在这一问题中,假设农场主的目的是在无限时段中使总期望效益增至最大.还估计了当前的季节降水预报以及这种预报质量提高之后对农场主的经济价值.
    3  四通4S高级科技编排系统简介
    1992(4).
    [摘要](969) [HTML](0) [PDF 0.00 Byte](263)
    摘要:
    四通4S(Super Science Setting System)高级科技书刊编排系统,是专门为科技类书刊文献的编排而设计的,排版功能实用性很强,采用即打即排的操作界面,直观形象,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书刊排版的难题.
    4  日本对气候异常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日本气象厅白皮书(Ⅳ)介绍
    王绍武 于超美
    1992(4).
    [摘要](1237) [HTML](0) [PDF 0.00 Byte](243)
    摘要:
    一、前言本世纪60年代末期以来世界气候异常日益频繁,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972年日本气象厅曾派人员到世界各国了解科学家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见解.根本顺吉曾来我国访问.1973年日本气象厅发表了《近年来世界气候》的报告.此后,于1974年、1979年及1984年连续发表了关于气候变化的白皮书I、II、III号,题为《近年来世界气候异常实况调查及长期展望》.本文作
    5  美国国家气象中心全球预报系统最近的变更
    Kanam. M 纳音图
    1992(4):1-6.
    [摘要](1418) [HTML](0) [PDF 468.64 K](1028)
    摘要:
    1991年3月6日美国国家气象中心(以下称NMC)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航空(AVN)预报和中期预报(MRF)使用的全球模式做了如下一些改进:①预报模式的水平分辨率从三角形截断T80提高到T126.这相当于网格分辨率从160公里提高到105公里.②终止使用增强地形,以平均地形取而代之.③引入海洋层云参数化.④实现新的质量守恒约束.⑤采用Leith公式减少中尺度水平扩散.⑥采用新的更精确的洋面温度分析.本文讨论每一项改进并简要说明新模式性能.
    6  卫星探测的大气资料对改进天气预报是渺芒的或是起关键作用?
    Smit. WL 吕月华
    1992(4):7-17.
    [摘要](1059) [HTML](0) [PDF 945.67 K](1047)
    摘要:
    7  关于浑沌现象的可预报性问题
    章基嘉
    1992(4):17-22.
    [摘要](1104) [HTML](0) [PDF 484.55 K](1120)
    摘要:
    在IUGG第20届大会(1991年8月4,维也纳)上A. S. Morin教授应邀作了"浑沌现象的可预报性"的专题报告.本根据他的报告及有关论文对这个地球物理学界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作一介绍.
    8  日本对气候异常与气候变化的研究——日本气象厅白皮书(IV)介绍
    王绍武 于超美
    1992(4):23-31.
    [摘要](1269) [HTML](0) [PDF 731.72 K](1149)
    摘要:
    9  展望未来:新的观测系统及其对中尺度研究和业务的影响
    Sera. RS 苏振生
    1992(4):32-35.
    [摘要](1348) [HTML](0) [PDF 340.19 K](1037)
    摘要:
    1.引言过去10年间,发表了许多有关未来观测系统的文章和令人鼓舞的新技术的描述,如Serafin,Lhermitte和Atlas(1981);Serafin,Debberdt和Cooper(1987);Serafin,Szejwach和Phillips(1986);Strauch(1988);以及其他人的文章.把过去10年取得的进步同许多论文中对未来技术方法重大发展的预
    10  MU雷达观测到的台风
    Sato T 封娟兰
    1992(4):36.
    [摘要](1134) [HTML](0) [PDF 750.96 K](1094)
    摘要:
    8719号台风途经日本期间,用MU(中、高层大气)雷达对对流层和平流层低层进行了60小时的连续观测.以150m的高度分辨率每隔2.5分钟测量风速矢量的高度廓线.1987年10月17日,8719号台风袭击了日本,并在距MU雷达100km的范围内通过.18km以下都能观测到清晰的台风旋转结构,往上直到24km,风有短时的振动,表明受台风的强烈影响.整个观测期间,都发现有垂直波长为2-4km,周期为10小时的主波.高空风分析图显示,这些波从一个逆温层附近向上和向下传播,这意味着波动是在逆温层上生成的.
    11  一副热带锋前飑线的观测和数值模拟
    Trie. SB 胡增臻
    1992(4):44-47.
    [摘要](1198) [HTML](0) [PDF 349.35 K](1092)
    摘要:
    1.引言在春末和初夏的几个月中,暴雨和偶发暴洪的发生与通过台湾和中国南部的副热带冷锋(梅雨锋)有关.Chen和Yu(1988)的气候学研究发现,在缓慢移动的地面冷锋前部,850hPa或700hPa的低层风速最大值的出现与暴雨事件(雨量≥100毫米/天)的发生有很强的相关关系.与急流有关的大尺度环流通过平流过程和锋前的大尺度垂直运动
    12  对流层中高层的锋生过程
    Hine. KM 周文吉
    1992(4):48-50.
    [摘要](1187) [HTML](0) [PDF 226.49 K](1081)
    摘要:
    1.引言在本文中,我们仔细研究了高空锋生的基本问题:i)模式中几何因素(例如β-平面和球面)对模拟锋生有多大程度影响,ii)高空锋生是否基本上是一个二维过程,iii)在高空锋区的发展中,是否有正反馈机制起作用.我们的研究方案采用三维原始方程模式,对不稳定斜压波生命史进行模拟,然后详细分析其结果.
    13  海风锋生
    Kraus H 朱福康
    1992(4):50-52.
    [摘要](1297) [HTML](0) [PDF 171.63 K](979)
    摘要:
    1.试验设计1988/89年夏季,轻型飞机携带着良好的仪器装备,在南澳大利亚Coorong海岸地区进行了几次飞机观测以研究海风锋.假定尺度大于1km的海风的特点主要随垂直海岸线的方向上的距离而变化,所以每次飞行的航线都垂直于海岸线.虽然有些任务的航线较长,但在任务sb5期间穿过锋区时只决定飞行三组较短的航线(~12km);由于每组飞行时间较短,所以资料无需作时间趋势
    14  IPV耦合现象与背风坡气旋产生
    Gros. BD 赵其庚
    1992(4):53-55.
    [摘要](1150) [HTML](0) [PDF 287.74 K](1016)
    摘要:
    1.引言高层和低层等熵位涡(IPV)距平的相互作用,对斜压不稳定和温带气旋的形成提供了一种简明的描述(Hoskins等,1985).最近,这种提法作为背风坡气旋产生的一种似乎可信的理由,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如,Mattocks和Bleck,1986).但是,这种机制能否成立还需由理论的和观测的依据所证实.这里,用戈达德大气实验室(GLA)的资
    15  气候—苏联粮食产量模拟系统
    С. ОД 袁凤杰
    1992(4):55-58.
    [摘要](1276) [HTML](0) [PDF 360.24 K](955)
    摘要:
    本文介绍了全苏农业气象研究所研制的气候-苏联粮食产量模拟系统,分析了使用的一些结果.此计算系统首次将以物质能量交换和农作物生产力模式表示的综合程序编译系统与全国的水文气象、农学、土壤数据库连接起来.在计算100年农业气象指标及产量的基础上,分析了现代气候条件波动对农业产量的影响.探讨了下个世纪上半叶
    16  一种评价耕与播种问题中天气预报经济效益的动态决策模式
    Katz R 黄梦泽
    1992(4):59-66.
    [摘要](1156) [HTML](0) [PDF 638.98 K](1017)
    摘要:
    17  科威特石油大火烟云物理及化学特性的机载观测
    John. DW 章育仲
    1992(4):67-72.
    [摘要](1312) [HTML](0) [PDF 466.13 K](1029)
    摘要:
    1991年3月底在距科威特燃烧油井约120km的烟云最密集区所进行的机载测量表明:典型的粒子质量浓度为500-1000μgm~(-3),SO_2的体积混合比为500-1000p.p.b.v.,氮的氧化物的体积混合比为30-60p.p.b.v..在距科威特1000km处烟云中的臭氧含量超过背景水准约50p.p.b.v..由硫通量估计的石油燃烧率为每天3.9±1.6百万桶.只在5000m以下的高度观测到大量烟尘,由烟尘造成的太阳辐射衰减的测量值与新近评估中的假定值相似.
    18  极地平流层云和臭氧洞
    Toon OB 赵希友
    1992(4):72-75.
    [摘要](1291) [HTML](0) [PDF 322.50 K](1156)
    摘要:
    1.引言极地平流层云(PSCs)对南极臭氧洞的形成及北半球臭氧的耗减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极地平流层云通过沉降作用清除平流层中作为云的成分的氮化物.云层内低的氮化物含量,对高水平的活性氯物质的存在是极
    19  欧洲的近实时降水分析
    Godd. DM 王亚光
    1992(4):75-79.
    [摘要](1138) [HTML](0) [PDF 428.59 K](1031)
    摘要:
    1.前言1986年4月26日,苏联乌克兰切尔诺贝利列宁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事故.该事故在世界上是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逸出放射性物质进入大气的事件,逸出的大量物质从空中被输送到遥远的地区,造成对欧洲许多地区的污染(Smith和Clark,1989).
    20  下一代天气雷达业务保障研究室的组织,结构及职能
    Albert R 孙阳
    1992(4):79-83.
    [摘要](1210) [HTML](0) [PDF 400.56 K](1102)
    摘要:
    1.引言下一代天气雷达(NEXRAD)计划是美国商业部、国防部和运输部为研制、采购、部署和支持满足这三个参加机构共同业务需要的先进的天气监视雷达——1988-多普勒雷达(WSR-88 D)系统而进行的一项共同努力.设在NOAA主管天气局的助理局长办公室的系统发展计划联合办公室(JSPO)为
    21  SAFIR系统实时VHF闪电定位应用于雷暴监测
    Richa. P 石宝朴
    1992(4):83-89.
    [摘要](1305) [HTML](0) [PDF 424.04 K](1231)
    摘要:
    一、引言近年来,由于电磁定位技术应用于雷暴遥感,从而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VHF定位技术已用于闪电放电分析和首次得到了雷雨云内闪电放电随时间演变的三维图象.
    22  平原雷达风廓线仪研究系统
    Nast. GD 曹学柱
    1992(4):88-91.
    [摘要](1229) [HTML](0) [PDF 251.62 K](1024)
    摘要:
    1.引言研制本系统是为了观测伊利诺斯州香潘-厄巴纳附近平原对流层和平流层下部中尺度动力学过程.该系统主要由平原雷达(Flatland radar)和一部甚高频风廓线多普勒雷达组成.它是专门用来支持各种中尺度天气过程(如锋系、次天气尺度气流调整、内波的产生和传播、降雨,以及地面天气)研究的系统.本文简要介绍平原雷达和观测系统的其它部分,并给出几个中尺度过程的观测实例.
    23  综合海上气象观测装置
    梯武浩 张余丰
    1992(4):92-96.
    [摘要](1369) [HTML](0) [PDF 335.14 K](1075)
    摘要:
    1.引言在观测船上进行的气象观测与在地面气象台站实施的观测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在海洋上,所以还包括波浪、海流、海冰状况和海水温度等的观测.另外,因为观测位置时刻都在变化,对于在没有目标物的海洋上观测来说,船位测定装置是不可缺少的.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