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36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稿约
    2008, 36(1).
    [摘要](1395) [HTML](0) [PDF 0.00 Byte](318)
    摘要:
    2  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现状和发展
    董佩明 薛纪善 黄兵 王德英
    2008, 36(1):1-7.
    [摘要](2167) [HTML](0) [PDF 1.38 M](1471)
    摘要:
    卫星资料已大量应用于数值天气预报,占据了所用观测资料的主体并对数值天气预报效果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作用。目前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一方面在努力解决受地表辐射、云和降水影响的卫星观测资料的同化问题,以充分利用现有卫星资料并发挥其效能,同时发展适应伴随全球观测系统建立而带来大数量和多种类新类型卫星资料的同化应用。文章介绍了为满足卫星资料在数值天气预报中同化应用现状与发展而建立的两个卫星资料同化研究中心(JCSDA:Joint Center of Satellite Data Assimilation和NWP SAF:Satellite Applications Facility for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的基本情况,并简要讨论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中卫星资料同化应用。
    3  AREM模式对0604、0605号台风的预报分析
    公颖 李俊 廖移山 张兵
    2008, 36(1):8-14.
    [摘要](1528) [HTML](0) [PDF 4.43 M](1283)
    摘要:
    对2006年7月中下旬由西太平洋地区生成,登陆我国,并对我国造成严重影响的强热带风暴“碧利斯”(0604号)和台风“格美”(0605号)的基本情况做了详细的总结,并基于武汉暴雨所AREM(Advanced Regional Eta Model)模式预报的700 hPa流场、900 hPa风场及降水量场,就模式对台风登陆时间、登陆地点、移动路径及其引发的附近最大风力和降水过程的预报情况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碧利斯”达强热带风暴强度,于7月14日12:50在福建霞浦登陆,后西行,造成位于21°N以北、28°N以南东西向的带状雨区,“格美”为台风强度,于7月25日15:50在福建晋江围头镇登陆,后西行,造成华东南地区近西南-东北走向的雨带,两台风给沿途及附近省份造成严重的气象灾害和人、财损失;AREM模式总体上对两台风附近最大风速,风雨带的基本位置、形态、走势、强度预报较好,对一些强降水中心的预报较为理想,但多数强中心的预报与实况存在位置和强度上的偏差;模式对于台风登陆时间和地点的预报较好,偏差较小,对于两台风西行走势的预报也基本符合实况,但也存在一定的预报位置偏差。
    4  用热成风螺旋度诊断强对流灾害天气
    胡润山
    2008, 36(1):15-19.
    [摘要](1657) [HTML](0) [PDF 1.75 M](1466)
    摘要:
    通过2006年7月1~31日逐日08:00探空资料计算1000~100 hPa各层的热成风螺旋度,分析热成风螺旋度在各层等压面以及垂直剖面图上的分布与强对流灾害天气的关系。结果表明:强对流灾害性天气出现前,当地到邻近上游地区有正热成风螺旋度高值区(中心)存在,当高值中心数值很大、正值区垂直方向层次较厚时,出现的对流性灾害天气强度较大,出现站点数较多。热成风螺旋度正值中心出现在强对流灾害天气产生以前,且有6 h以上的提前量,因此可以用热成风螺旋度诊断强对流灾害天气,作为预报指标,建立预报概念模型,为强对流灾害天气预报提供依据。
    5  局地分析和预报系统(LAPS)及其应用
    李红莉 张兵 陈波
    2008, 36(1):20-24.
    [摘要](2292) [HTML](0) [PDF 616.20 K](1646)
    摘要:
    随着探测手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探测资料可以提供给数值天气预报。为了更有效地将这些不同格式的探测资料融合同化为常规物理量,为预报员提供更加直观的中尺度分析场以及为数值模式提供包含丰富中尺度信息的初始场,引进美国的局地分析预报系统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介绍了该系统处理资料的原理、方法。初步试验结果表明,对LAPS系统的局地化比较成功,可以融合T213或NCEP、多普勒雷达、云导风、探空及自动站等多种资料,为预报员提供更好的预报依据。
    6  华北平原回流天气综合形势特征分析
    张守保 张迎新 杜青文 范军红
    2008, 36(1):25-30.
    [摘要](1655) [HTML](0) [PDF 2.73 M](1396)
    摘要:
    利用历史天气图和NCEP再分析资料,普查了1980~2002年出现在华北平原地区的回流天气过程。依据500 hPa环流形势,对华北平原的回流天气形势分为两种:两槽一脊型和高纬低压带型。针对不同的天气分型对产生回流天气的动力条件、水汽来源进行了合成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涡度和散度的垂直分布与一般的降水过程不同,低层存在辐散和反气旋环流;自东北南下经渤海回流到华北平原的空气是比较干的。该文分析结果有助于预报业务人员了解回流天气,提高华北回流天气的预报准确率。
    7  亚洲热带近海海温与云南夏季降水的关系
    张云瑾 张天圣
    2008, 36(1):31-34.
    [摘要](1468) [HTML](0) [PDF 428.13 K](1227)
    摘要:
    分析了1961~1999年亚洲热带近海海温与云南降水的关系。通过研究云南夏季降水对近海海温异常的响应,发现云南初夏的降水与亚洲热带近海海温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这种降水减少海温正距平的情况在北印度洋西部和阿拉伯海表现比孟加拉湾和南海更显著,但是在盛夏相关关系不显著。同时发现云南西南部的夏季降水与前期孟加拉湾海温有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其它海域的海温相关不显著。滇东南的夏季降水只与前期南海的海温有显著的正相关。
    8  马斯克林高压的变化特征
    崔锦 杨修群 张爱忠
    2008, 36(1):35-42.
    [摘要](1852) [HTML](0) [PDF 1.10 M](1219)
    摘要:
    利用1948~1999年的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和风场资料,根据气候平均850 hPa高度场和流场的季节演变特征,客观地定义了描述马克斯林高压活动的特征参数,对马斯克林高压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的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马斯克林高压季节变化明显,南半球冬季最强,位置偏西、偏北,夏季反之。对马斯克林高压异常变率的分析表明,马斯克林高压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ENSO对马斯克林高压面积有一定影响,但对马斯克林高压中心位置和强度影响不大。同时马斯克林高压的强度和位置还存在显著的年代际变化,在研究的52年时间内,马斯克林高压面积和中心强度是逐渐增大、增强的,而中心位置是缓慢东移、南移的。
    9  鲁南汛期暴雨及其气候背景分析
    鹿翠华 王令轸
    2008, 36(1):43-46.
    [摘要](1430) [HTML](0) [PDF 403.63 K](1228)
    摘要:
    统计分析了山东省枣庄1958~2005年逐日及逐月降水资料,发现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鲁南为多雨期,60年代中期到60年代末期有一个短暂的少雨期,70年代初中期有一个短暂的多雨期,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期是一个较长时段的降水偏少期。2000年以后进入多雨时期,2000、2003及2005年出现局部洪涝灾害。文章引入相当暴雨日数的概念,研究了相当暴雨日数与大涝、大旱年的关系,发现大涝、大旱年的降水量更取决于汛期相当暴雨日数的多少;用相当暴雨日数和年降水量建立回归方程,在一定程度上,相当暴雨日数能很好地预测当年旱涝。
    10  华南锋面与暖区暴雨个例对比分析
    赵玉春 李泽椿 肖子牛
    2008, 36(1):47-54.
    [摘要](1870) [HTML](0) [PDF 1.59 M](1812)
    摘要:
    2005年6月17~24日,华南地区发生了连续多日的暴雨天气过程,其显著特征是存在着南北两条雨带,北支雨带(福建中北部)由准静止的梅雨锋造成,南支雨带(广东中东部)发生在锋前暖区之中,这种连续多日共存的双雨带现象引起了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为了探究锋面和锋前暖区暴雨的成因,加深这两类不同性质暴雨的认识,利用NCEP每6 h一次的1°×1°经纬度再分析资料以及华南地区加密观测的逐小时地面降水等资料,以此次连续多日维持的双雨带降水过程为例,详细分析了锋面附近与锋前暖湿区内暴雨系统的主要物理差异。结果发现:梅雨锋暴雨和锋前暖区暴雨不仅在中尺度雨团活动、系统动力结构、大气不稳定机制和大气加热结构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且在水汽输送、中尺度环境以及与暴雨有关的垂直环流之间也存在着不同点,这些差异可能是造成锋前暖区暴雨难以模拟和预报的主要原因。
    11  台风海棠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对河南暴雨的影响
    张霞 王咏青 王君 王建玲
    2008, 36(1):55-62.
    [摘要](1622) [HTML](0) [PDF 1.05 M](1683)
    摘要:
    应用Barnes滤波原理,构建合适的带通滤波器,获取了中尺度信息,对2005年7月21~24日台风“海棠”登陆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给河南省造成的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台风外围大尺度气旋性环流中,中尺度低压、中尺度辐合线和辐合区是此次暴雨的直接影响系统;台风低压移近后,与西太平洋副高之间气压梯度加大,可以在副高西南侧形成东南风低空急流,东南急流的形成促使中尺度系统加强和发展;干冷空气自对流层中层向低层伸展,与低层的暖湿气流交汇,使对流和暴雨加强。
    12  强热带风暴碧利斯造成华南持续大暴雨成因分析
    尹洁 王欢 陈建萍
    2008, 36(1):63-68.
    [摘要](1928) [HTML](0) [PDF 897.59 K](1370)
    摘要:
    利用常规资料、NCEP再分析等资料,对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造成华南持续特强暴雨的特点及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虽然碧利斯最强时只达强热带风暴强度,但在其登陆后与强西南季风持续地相互作用,在台风南侧形成强盛的水汽输送和辐合上升机制,且辐合上升运动、高层辐散及水汽辐合中心强度异常强盛,为近年台风少有,且大暴雨区与强水汽辐合上升中心十分吻合;华南持续5天强暴雨与台风低压与西南季风持续结合及副高断裂有密切关系;碧利斯对促使西南季风明显增幅北抬也起了重要作用。
    13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持续性暴雨过程分析
    樊晓春 马鹏里 王位泰
    2008, 36(1):69-73.
    [摘要](1487) [HTML](0) [PDF 693.41 K](1346)
    摘要:
    利用常规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图以及溃变理论的预报工具V3θ图,对2005年6月30日至7月2日发生在青藏高原东北侧甘肃省区域性持续暴雨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应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外围西南风气流控制青藏高原东北侧,当东北低涡、西风带的冷空气与西南风交汇时,触发强对流; 850~200 hPa有深厚的水汽层;700 hPa稳定的低涡切变为暴雨提供了强烈持续的辐合上升运动;卫星云图表明持续性暴雨由多个相继生消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影响造成的。基于溃变理论的预报方法在西北区域性持续暴雨的起报、结束及落区有很好的预测能力。
    14  山西2006年雨季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姚彩霞 杨英 任璞 郭俊龙 郝建萍
    2008, 36(1):74-77.
    [摘要](1948) [HTML](0) [PDF 466.57 K](1195)
    摘要:
    山西省在2006年雨季(7~8月)出现大范围的高温干旱,导致了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和农业灾害。尤其是在常年降水峰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没有出现一场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在历史上实属罕见。该文通过对500 hPa环流场、副热带高压特征量等资料的分析。揭示了山西2006年雨季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主要包括冷空气的活动偏弱、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北,中低纬度天气系统的配合不到位、ENSO的形成及其影响等。
    15  吉林省重大暴雨过程评估方法研究
    袭祝香
    2008, 36(1):78-81.
    [摘要](1728) [HTML](0) [PDF 428.82 K](1216)
    摘要:
    为了加强重大暴雨过程的快速评估工作,利用逐日降水资料对吉林省1951~2004年明显暴雨过程特征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反映明显暴雨过程程度的3项单项指标及综合评估指数,在此基础上对明显暴雨过程的评估等级进行了划分。利用综合评估指数序列的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对综合评估指数进行了正态性检验。由于综合评估指数符合正态分布,给出了其异常气候重现期评估指标。利用明显暴雨过程的评估等级指标以及异常气候重现期评估指标对2005~2006年的明显暴雨过程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用可行,可以满足快速、及时评估等气象服务的需求。
    16  福州市地表干湿分布特征及其与农业干旱的关系
    马治国 陈惠
    2008, 36(1):82-86.
    [摘要](1626) [HTML](0) [PDF 586.00 K](1520)
    摘要:
    潜在蒸散量和干湿指标的分析对于地表水资源的多少和农业干旱灾害的发生分析都有重要的意义。利用福州市气象站基本气象资料,分析了近34年来地表潜在蒸散量和湿润指数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福州市的地表潜在蒸散量一直呈现增大趋势;1991年为一个气候跃变点,在1991年以前基本以负距平为主,以后则以正距平为主。② 20世纪初期,湿润指数呈现急剧下降趋势,这是由降水量减少和潜在蒸散量增大造成的;年均湿润指数并没有发生明显的突变。③从湿润指数看,秋季最干燥,最容易发生旱灾,其次是夏季和冬季。
    17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气候成因分析
    郝润全 高建国 杨勇
    2008, 36(1):87-90.
    [摘要](1668) [HTML](0) [PDF 493.59 K](1313)
    摘要:
    利用1981~2004年气象和雷击火灾资料,研究气候条件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发生的影响,进而分析该地区雷击火灾多发的气候原因。结果表明:①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雷击火灾发生次数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主要集中在5~7月,出现时间为5月12日到7月16日,多发生在每日10:00~17:00;②雷击火灾的发生与近年来气温的升高密切相关,尤其是5~7月气温和地温的升高,是引发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雷击火灾的主要因素之一;③ 5~7月降水量和相对湿度的逐渐减小,使干旱程度不断加剧,导致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从1999年以后,雷击火灾次数呈明显上升的趋势;④气候的变干、变暖以及极端气候事件的增多,是导致近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雷击火灾频繁发生的主要气候原因。
    18  贵州省太阳总辐射计算及其分布规律
    胡家敏 吴战平 陈中云 徐永灵
    2008, 36(1):91-94.
    [摘要](1622) [HTML](0) [PDF 444.02 K](1571)
    摘要:
    利用贵州省仅有的3个辐射观测站资料,比较了用日照百分率拟合与全国通用公式两种方法计算的总辐射的误差,结果表明:用日照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其月值和年值的平均相对误差的绝对值都小于10%,其效果明显优于用全国通用公式。在贵州省,太阳总辐射是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故选择日照百分率按照海拔高度来分别拟合月总辐射的方法,利用1971~2000年的有关资料,计算了贵州省各地的总辐射,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
    19  基于宽带网的天气雷达实时监测系统
    谭鉴荣 敖振浪 李建勇
    2008, 36(1):95-99.
    [摘要](2053) [HTML](0) [PDF 615.26 K](1356)
    摘要:
    介绍了新一代天气雷达实时监测系统的结构模式和功能,通过TCP/IP通信协议的论述、天气雷达信息量和占用信道带宽的估算,证明基于宽带网络系统通信设计的可行性。同时详细分析了CINRAD/SA天气雷达实时监测信息的结构和存放特点,系统地描述天气雷达监测信息获取、传送和入库的方法,并重点介绍如何编制传输和入库软件,利用TCP/IP两种基本协议(TCP和UDP)以及ADO数据库编程技术,在现有的宽带网络基础上,对天气雷达运行状况实现远程实时监测。
    20  微型无人驾驶飞机火情监测系统及其初步试验
    马瑞升 马舒庆 王利平 张小平 潘毅 官福顺
    2008, 36(1):100-104.
    [摘要](1878) [HTML](0) [PDF 894.14 K](1271)
    摘要:
    将微型气象无人驾驶飞机与无线数字影像采集、传输设备相结合,构成了一套微型无人机空中火情监测系统,并开发了相应的地面监测软件。经过地面测试和空中飞行试验证实,该系统运行良好,对于地面火点有较好的探测能力。目前试验系统已具备单架次完成半径30 km以内,面积80~100 km2林区巡护任务的能力,而且这一系统成本低、使用灵活方便,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就系统开发中遇到的相关问题和今后的改进方向进行了讨论。
    21  L波段探空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资料在重庆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中的应用
    马力 张银廷
    2008, 36(1):105-107.
    [摘要](1538) [HTML](0) [PDF 389.18 K](1318)
    摘要:
    基于L波段探空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资料具有垂直分层密,并从地面开始就可以获取资料的特点,将其用于重庆市主城区边界层特征的分析,用于逆温与能见度、浓雾和空气污染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L波段探空雷达资料不仅可以用于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
    22  若尔盖湿地TM影像判识特征
    闵文彬 彭国照 罗磊 郭海燕
    2008, 36(1):108-111.
    [摘要](1861) [HTML](0) [PDF 475.34 K](1209)
    摘要:
    通过对1994年8月4日与2004年9月16日若尔盖湿地TM影像1~5波段和7波段数据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INDVI)、归一化水指数(INDWI)、归一化水分指数(INDMI)和改进的归一化水指数(IMNDWI)的分析,选择通道7、4、3合成假彩色图作为若尔盖湿地的目视解译图,确定了湿地的TM影像标志。分析结果表明,第7波段能较好地将沙地与其它地物区分,改进的归一化水指数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之差是非常有效的水体提取因子。还制定了若尔盖湿地主要地物的自动判识流程。判识结果与目视解译结果非常吻合,1994年比1984年湖泊面积、沼泽湿地面积明显减小,而沙化地面积扩大。
    23  五台山站历史气候资料的均一性分析
    高晓容 李庆祥 董文杰
    2008, 36(1):112-118.
    [摘要](1805) [HTML](0) [PDF 664.59 K](1269)
    摘要:
    以山西五台山地面观测站为例,对建站(1957年1月)至2005年的年、季节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观测资料序列作均一性分析,结合历史沿革变化(包括迁站、仪器变化和观测业务改变等),得出这些因素对不同气候要素均一性的影响情况。从与该站不同要素序列相关性较好、水平距离最近的台站中选取若干站点作为待检台站的参考台站建立了各自的参考序列作为均一性检查的对比序列,采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准正态检验(SNHT)方法分别对各种要素进行了统计学检验。对统计方法得到的不连续点(不均一性产生年份)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台站迁移对于温度、相对湿度观测序列的均一性带来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对最高气温序列影响最为显著,达到5.5 ℃。深入分析还表明,迁址对各要素的影响程度各有区别:对相对湿度的年均和春季序列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非均一性,而对降水量的影响则并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常用观测要素的均一性检验和订正是局地气候变化检测的基础环节,但不同要素的均一性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表现程度各不相同,需要加以区别和深入研究。
    24  五台山站历史气候资料的均一性分析
    高晓容 李庆祥 董文杰
    2008, 36(1):112-118.
    [摘要](1458) [HTML](0) [PDF 0.00 Byte](354)
    摘要:
    以山西五台山地面观测站为例,对建站(1957年1月)至2005年的年、季节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水观测资料序列作均一性分析,结合历史沿革变化(包括迁站、仪器变化和观测业务改变等),得出这些因素对不同气候要素均一性的影响情况.从与该站不同要素序列相关性较好、水平距离最近的台站中选取若干站点作为待检台站的参考台站建立了各自的参考序列作为均一性检查的对比序列,采用国际上应用较为广泛的标准正态检验(SNHT)方法分别对各种要素进行了统计学检验.对统计方法得到的不连续点(不均一性产生年份)进行了总结分析,发现台站迁移对于温度、相对湿度观测序列的均一性带来的影响非常明显,其中对最高气温序列影响最为显著,达到5.5℃.深入分析还表明,迁址对各要素的影响程度各有区别:对相对湿度的年均和春季序列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非均一性,而对降水量的影响则并不显著.综合分析表明,常用观测要素的均一性检验和订正是局地气候变化检测的基础环节,但不同要素的均一性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的表现程度各不相同,需要加以区别和深入研究.
    25  长期预报基本观测资料自动化处理
    王建英 王荣英 李翠玉 李月英
    2008, 36(1):119-122.
    [摘要](1390) [HTML](0) [PDF 0.00 Byte](336)
    摘要:
    以普遍推广的AO文件(即基本观测资料)为基础,经过一定的程序处理,得到各气象要素的气候值,并形成建立方程所需自变量数据文件和预报所需的自变量数据文件.计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将相关系数较大的因子筛选出来,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第2次筛选,用相关显著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由于输出的自变量相对因变量来说都是前期因子,根据回归方程和预报所需的自变量,就可以得出预报结果.
    26  长期预报基本观测资料自动化处理
    王建英 王荣英 李翠玉 李月英
    2008, 36(1):119-122.
    [摘要](1442) [HTML](0) [PDF 1.01 M](1285)
    摘要:
    以普遍推广的A0文件(即基本观测资料)为基础,经过一定的程序处理,得到各气象要素的气候值,并形成建立方程所需自变量数据文件和预报所需的自变量数据文件。计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系数,将相关系数较大的因子筛选出来,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第2次筛选,用相关显著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由于输出的自变量相对因变量来说都是前期因子,根据回归方程和预报所需的自变量,就可以得出预报结果。
    27  NASA卫星首次获得“夜光云”图像
    2008, 36(1):122-122.
    [摘要](1226) [HTML](0) [PDF 0.00 Byte](330)
    摘要:
    28  CINRAD/CC雷达冷却故障处理个例分析
    李培民 吴星霖 林月
    2008, 36(1):123-124.
    [摘要](1502) [HTML](0) [PDF 0.00 Byte](343)
    摘要:
    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在基层的建设和使用,对发现局地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为确保雷达的正常运行,保证资料的有效性、连续性,对设备维护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
    29  CINRAD/CC雷达冷却故障处理个例分析
    李培民 吴星霖 林月
    2008, 36(1):123-124.
    [摘要](1341) [HTML](0) [PDF 258.63 K](1270)
    摘要:
    基于L波段探空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资料具有垂直分层密,并从地面开始就可以获取资料的特点,将其用于重庆市主城区边界层特征的分析,用于逆温与能见度、浓雾和空气污染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L波段探空雷达资料不仅可以用于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还可以在污染气象分析预报、雾的预报、有害气体泄露事件应急气象服务,风能评价等多个领域发挥作用.
    30  CINRAD/SA发射机通风散热系统的改进
    杨林增 傅伟辉 杨文昌 李栋
    2008, 36(1):125-126.
    [摘要](1511) [HTML](0) [PDF 302.00 K](1363)
    摘要:
    目前NOAA制作并提供美国本土各州的地面臭氧预报。臭氧是美国本土各大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子。美国国家天气局与美国国家环保局合作已将其业务性臭氧预报与服务扩展到西部11个州及其他6个州(Arizona, California, Colorado, Idaho, Montana, Nevada, New Mexico, Oregon, Utah, Washington, Wyoming 以及 Kansas 西部, Nebraska, North Dakota, Oklahoma, South Dakota, Texas), 以确保全美国人口密集的城市都能够得到每日需要的空气质量信息。
    31  CINRAD/SA发射机通风散热系统的改进
    杨林增 傅伟辉 杨文昌 李栋
    2008, 36(1):125-126.
    [摘要](1545) [HTML](0) [PDF 0.00 Byte](353)
    摘要:
    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2001年3月正式投入运行,其后雷达故障频发,而发射机的故障尤其严重,经过反复观察,发现雷达故障与发射机的温度紧密相关:温度高则故障多.
    32  柳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通风系统的改进措施
    罗延斌
    2008, 36(1):127-128.
    [摘要](1464) [HTML](0) [PDF 0.00 Byte](328)
    摘要:
    新一代全相干多普勒天气雷达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及全天候的连续工作能力,具有自动数据采集、产品生成和显示、数据存储、运行监控和标校等功能.
    33  柳州新一代天气雷达通风系统的改进措施
    罗廷斌
    2008, 36(1):127-128.
    [摘要](1440) [HTML](0) [PDF 305.43 K](1315)
    摘要:
    通过对1994年8月4日与2004年9月16日若尔盖湿地TM影像1~5波段和7波段数据以及归一化植被指数(INDVI)、归一化水指数(INDWI)、归一化水分指数(INDMI)和改进的归一化水指数(IMNDWI)的分析,选择通道7、4、3合成假彩色图作为若尔盖湿地的目视解译图,确定了湿地的TM影像标志.分析结果表明,第7波段能较好地将沙地与其它地物区分,改进的归一化水指数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之差是非常有效的水体提取因子.还制定了若尔盖湿地主要地物的自动判识流程.判识结果与目视解译结果非常吻合,1994年比1984年湖泊面积,沼泽湿地面积明显减小,而沙化地面积扩大.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