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37卷第5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ECMWF产品逐日降水客观预报业务系统
    钱莉 杨晓玲 殷玉春
    2009, 37(5):513-519.
    [摘要](1797) [HTML](0) [PDF 700.82 K](1377)
    摘要:
    选用ECMWF格点场资料,用差分法、天气诊断、因子组合等方法构造能反映本地天气动力学特征的预报因子库,对预报因子和预报量进行线性(0,1)标准化处理,采用PRESS准则初选因子,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0~120 h降水预报方程,用多因子概率权重回归预测其降水概率。预报系统投入业务应用,检验证明预报效果较好,提供了有效的地市级客观预报指导产品。业务系统与MICAPS对接,实现全自动化,输出的预报产品客观、定量。
    2  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在陕西月降水预测中的释用
    王娜 方建刚
    2009, 37(5):520-522.
    [摘要](1623) [HTML](0) [PDF 323.06 K](1383)
    摘要:
    应用1983~2005年国家动力气候模式产品,进行了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解释应用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月动力延伸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对青藏高原东北侧的陕西地区月降水趋势有较好的预测能力,但夏、秋季PS评分较高,冬、春季PS评分较低,对大气环流季节突变月份预测的准确率具有不稳定性。
    3  2006年6月皖北龙卷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
    朱君鉴 刘娟 王德育 卢海 宋子忠
    2009, 37(5):523-526.
    [摘要](1673) [HTML](0) [PDF 6.00 M](1281)
    摘要:
    分析了2006年6月29日发生在安徽泗县的龙卷多普勒雷达的中气旋和龙卷涡旋特征(TVS)等产品。龙卷发生前,卫星云图上有3个对流云团呈东北—西南向排列,每个云团的东南侧有弓状回波发展,3条弓状回波首尾相连,也呈东北-西南向排列,龙卷发生在最西南的弓状回波的顶部。龙卷发生前弓状回波在上游产生了短时强降水,2 h降水量达到60 mm以上。在弓状回波的前沿,雷达探测到一系列的中气旋,龙卷发生前30 min,最西南的弓状回波追上其前面的回波带,发生了2个回波带合并,回波合并前,回波带上有2个中气旋,回波合并后,探测到一个特大直径的中气旋(径向直径25.8 km)。在龙卷发生地的上游,有一条带状的灾害性大风区,实地位置测定结果,该带状大风区与一系列中气旋最大风速圈的南边缘移过的路径一致。分析认为中气旋最大风速圈的南边缘,中气旋的风向与弓状回波后的直线风方向相同,两者叠加造成灾害性大风。出现龙卷1 h 40 min之前(05:00),在泗县上游淮北地区,雷达开始探测到中气旋产品,在12 min之前探测到TVS(龙卷涡旋特征)产品,这些雷达产品对大风灾害的临近预报无疑是非常有用的。
    4  山东“7.18”致灾暴雨成因分析
    张少林 王俊 周雪松 盛日锋
    2009, 37(5):527-532.
    [摘要](2189) [HTML](0) [PDF 1.24 M](1622)
    摘要:
    利用实况观测资料、中尺度自动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山东省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暴雨致灾原因。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是由高空冷涡南部的低槽、底层准东西向切变线、副热带高压西北边缘的暖湿气流以及来自东北南下冷空气共同影响所致。低层前期明显的持续升温为暴雨的产生创造了极好的热力条件,强盛的低空西南暖湿气流输送为此次暴雨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同时山东上空低层高温高湿、能量增大,形成上干冷下暖湿的对流性不稳定层结。沿850 hPa切变线北侧东北气流迂回南下的冷空气与低空西南急流携带的暖湿空气在山东交汇,冷暖空气在对流层低层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暖锋锋生特征,弱冷空气的低层侵入对暖湿空气具有抬升作用,促使对流发展和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暴雨。地面存在中尺度辐合中心或辐合线的生成和发展,是这次大暴雨产生的启动机制,大暴雨的分布与地面辐合线的走向基本一致。降水历时短强度大,特殊的地势地貌是本次暴雨致灾的重要原因。
    5  一次低涡强暴雨的雷达回波特征
    王位泰 李照荣 徐启运 张天锋 薛景轩 姜惠峰 黄斌
    2009, 37(5):533-537.
    [摘要](1900) [HTML](0) [PDF 2.84 M](1405)
    摘要:
    利用大气环流背景及物理量客观诊断和西峰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回波资料,对2007年7月24日河套深厚低涡造成的甘肃环县短时强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得到:河套低涡在铅直剖面上对应有深厚的正涡度场分布;强暴雨前天气雷达强度回波反射率因子大于等于50 dBz,随高度无明显“跃增”,回波强中心在0 ℃层附近;径向速度回波的水平辐合和大于等于±20 m/s的速度中心对在2~7 km高度上活跃;云顶高度“跃升”变化显著;垂直液态水含量大于等于45 kg〖DK〗·m-2大值中心面积迅速扩大,对监测预警短时强暴雨天气和实施人影防雹作业,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6  高原涡与西南涡相互作用暴雨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周春花 顾清源 何光碧
    2009, 37(5):538-544.
    [摘要](1795) [HTML](0) [PDF 989.45 K](1492)
    摘要:
    利用动力诊断方法,对2008年7月20~22日高原低涡与低层西南低涡相互作用引发西南低涡强烈发展和四川大面积特大暴雨天气发生机理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高原涡与西南涡涡心之间的纬向距离在5个纬度的时候,两者上升气流都在500 hPa以下,当两者继续东移,在经向上耦合的时候,二者同时得到发展,西南涡中心的上升气流达到300 hPa,而高原涡中心的上升气流突破200 hPa;西南涡在低层出现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原涡的发展,随着两者在经向方向发生耦合,上下涡度平流不同造成垂直差动,将激发500 hPa以下的上升运动与气旋性涡度加强,使得500 hPa与700 hPa涡心正涡度值的增大近 1倍 。并且涡前的正涡度变率使得高原涡发展并东移,待垂直耦合后,高原涡与盆地涡相互强迫作用促使气流上升运动加强也是导致高原低涡与西南低涡共同发展的一种机制。
    7  两次冷涡天气的多普勒雷达资料对比分析
    彭九慧 杨庆红 王宏 吴显春 田玉艳
    2009, 37(5):545-548.
    [摘要](1763) [HTML](0) [PDF 4.02 M](1331)
    摘要:
    运用常规天气资料和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08年6月承德市两次冷涡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 高空冷涡和低层中尺度切变线,是两次过程共同的影响系统,东蒙冷涡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和冷涡的移动路径有关;高低空风场的配置和通气管指数可判断垂直风切变的大小;多普勒雷达基本反射率因子的形态、强度、移速、垂直结构等特征及平均径向速度场中尺度辐合线、逆风区、垂直切变和零速度线走向等对强天气的预警有较强的指示作用;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VIL)值的跃增和剧减对强天气预警有明显的指示意义,VIL值在对流发展阶段逐渐增长,随强天气开始对流减弱而减小。
    8  东亚冬季风变化若干统计事实
    王振华
    2009, 37(5):549-555.
    [摘要](1973) [HTML](0) [PDF 5.18 M](1245)
    摘要:
    利用EOF(VEOF)分析方法对1956~2005年东亚冬季风和大气环流场的统计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冬季风存在2个模态,其中第2模态变化在冬季风年代际变化和长期变化趋势中起着较重要的作用;冬季风以及大气环流年代际异常在1980年前后发生了突变;冬季风的年代际变化与中国冬季气温、降水年代际关系密切。
    9  45年间影响中国东海附近海区热带气旋统计特征
    赵宝庆 车永刚 孙光武
    2009, 37(5):556-559.
    [摘要](1612) [HTML](0) [PDF 1.39 M](1304)
    摘要:
    根据1961~2005年有编号的热带气旋资料,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统计分析了影响中国东海附近海区(117°~131°E,22°~33°N)的热带气旋特征。结果表明,统计区域内的影响热带气旋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特征,年平均频数为8.6个,年频数与厄尔尼诺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厄尔尼诺年为影响热带气旋少频年;影响热带气旋主要集中在6~10月,持续时间多在1~4天之间;影响热带气旋大多生成于菲律宾以东洋面和关岛附近洋面,从统计区域的南侧和东侧进入,主要有西北、东北和转向3条移动路径。
    10  近47年哈密地区气候变化
    张山清 普宗朝 韩勇 魏根成
    2009, 37(5):560-566.
    [摘要](2028) [HTML](0) [PDF 2.58 M](1331)
    摘要:
    利用新疆哈密地区5个气象台站1961~2007年气候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orlet小波和MannKendall突变检测等方法,对哈密地区近47年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和相对湿度等气候要素以及年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的变化趋势和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近47年哈密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升高趋势,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呈减小趋势;②潜在蒸散量与年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年降水量和相对湿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受上述各气候要素变化的综合影响,近47年,哈密地区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呈极显著的减小趋势;③突变检测表明,哈密地区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分别在1973年、1965年发生了突变性的升高,而风速、潜在蒸散量和地表干燥度分别于1980年、1980年和1975年发生了极显著的突变性减小,综合气温和地表干燥度的突变特征,可以认为,哈密地区气候在1973~1975年发生了“暖湿化”的突变;④各气候要素和潜在蒸散量、地表干燥度分别存在不同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11  毫米波测云雷达系统及其外场试验结果初步分析
    刘黎平 仲凌志 江源 伍静 殷俊一 夏冬 陈玲
    2009, 37(5):567-571.
    [摘要](2351) [HTML](0) [PDF 3.98 M](1527)
    摘要:
    观测云宏观信息及其辐射特性的工具一直都很缺乏。利用毫米波测云雷达连续观测大气中的云能够获得有重要意义的参数,这些参数包括宏观上的云厚、云高、云层数,微观上云粒子的大小、滴谱分布、冰与液态水的含量等,它们不仅决定了云的上行、下行辐射的影响效果,也是研究自然降水过程的重要参数。文章介绍了2007年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发的应用于探测云、雾和沙尘暴垂直结构的机动式8.6 mm毫米波雷达系统 (HMBQ),重点介绍测云雷达在2008~2009年主要参加的外场试验情况,最后给出了探测得到的各种类型云(包括非降水云、弱降水云以及降雪云等)的雷达回波图,并作了初步分析。
    12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真空辐射定标试验
    漆成莉 殷德奎 王模昌 董超华 张鹏 马刚
    2009, 37(5):572-575.
    [摘要](1747) [HTML](0) [PDF 450.70 K](1377)
    摘要:
    为了测试红外分光计红外通道的辐射探测性能,确定仪器地面参考定标系数,为分析反演产品误差提供依据,星载仪器的地面定标是仪器上星前必须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红外分光计热真空定标试验数据,利用仪器通道接收的入射辐射与其输出信号值的相关特性,采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二者之间的转换关系,得到了热红外通道的定标系数,分析了红外分光计红外通道输入辐射量与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响应。当目标黑体温度为290 K时,计算了仪器的灵敏度。结果表明:红外分光计存在一定的非线性响应,在220~330 K的目标温度范围内非线性偏差大都在0.4 K以内,仪器灵敏度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
    13  利用太阳光度计反演郑州地区水汽含量
    张海鸥 郑有飞 蔡子颖 潘超
    2009, 37(5):576-579.
    [摘要](1851) [HTML](0) [PDF 460.08 K](1496)
    摘要:
    利用CE318型太阳光度计936 nm波段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采用改进的Langley法反演了郑州地区大气柱水汽含量,并分析了大气柱水汽含量与地面水汽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郑州地区大气柱水汽含量的季节变化: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日变化为早晚低,中午高;郑州地区大气柱水汽含量与地面水汽压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14  高原地区风廓线雷达资料评估
    董保举 张晔 徐安伦
    2009, 37(5):580-583.
    [摘要](2092) [HTML](0) [PDF 1.20 M](1659)
    摘要:
    在简述风廓线雷达原理的基础上,将风廓线雷达探测资料与探空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风速风向一致性较好,温度一致性较差。对风廓线资料总的数据获取率及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数据获取率进行了统计,大理风廓线雷达边界层高度的数据获取率大于80%,在对流层低层以及边界层的探测能力要远远大于高层,高空雨季后的探测高度大于雨季前的探测高度。不同天气条件下低空的数据获取率差别不大,高空阴雨天的数据获取率大于晴天的数据获取率,阴雨天的探测高度大于晴天的探测高度。
    15  HMP45D湿度传感器温度特性测试与分析
    付锡桂 朱乐坤
    2009, 37(5):584-586.
    [摘要](1834) [HTML](0) [PDF 1.20 M](1609)
    摘要:
    HMP45D 型温湿一体化传感器,在我国气象部门被广泛用于测量空气湿度。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南方和北方气象台站环境温度差异较大,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地处北部地区的台站,环境温度可达-40 ℃以下。为掌握环境温度的变化对湿度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本次试验随机选取3支HMP45D湿度传感器作为被测件,利用双压法湿度发生器发生的湿度值作为标准值,在不同温度点上,对3支湿度传感器进行了测量准确度的温度影响量测试。
    16  基于GPRS网络的远程气象数据采集系统设计和实现
    谭鉴荣 伍光胜 林金田
    2009, 37(5):587-592.
    [摘要](1756) [HTML](0) [PDF 1.12 M](1381)
    摘要:
    根据我国实时监测气象设备布设网点不断扩大和加密的现状,提出利用现有的GPRS网络覆盖范围广、实时在线、通信质量高和维持费用低等优势,设计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远程气象数据采集系统。介绍该系统的结构模式和功能,系统中远程测控终端的硬件结构组成,相关的电路芯片使用。阐述编制相应控制软件的方法,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6.0可视化编程语言集成包环境下开发管理中心软件的方法,以及基于GPRS网络的远程气象数据采集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
    17  WAP Push在江西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中的应用
    雷桂莲 黄芬根 金勇根
    2009, 37(5):593-596.
    [摘要](1792) [HTML](0) [PDF 984.12 K](1355)
    摘要:
    阐述了WAP Push 技术的体系结构、工作流程和WAP Push 技术在气象预警信息发布中的优势;介绍了江西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的整体框架,该平台采用了分布式的3层结构,分别为信息获取层、信息编辑/存储层和信息发布层,具有较强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维护性;重点介绍了WAP Push信息发布模块的工作流程和主要功能,该模块具有发送图文并茂的WAP Push消息或普通短信息,支持群发信息,返回信息发送状态等功能;最后探讨了WAP Push技术在气象业务中的应用及前景。
    18  基于等值线分类的区域填充算法
    刘冬韡 戴建华 林红 贺千山
    2009, 37(5):597-600.
    [摘要](2456) [HTML](0) [PDF 1.53 M](2068)
    摘要:
    提出了一种等值线区域填充算法。该算法根据等值线和边界的关系,将等值线分类、排序,构造等值线填充区域。通过查找子等值线确定等值线填充区域的拓扑关系,还对不同的颜色选择方式进行了探讨,分析其各自优缺点后认为引入格点数据进行颜色选择是必要的。该算法可以在规则边界条件下实现等值线快速填充,并在上海市气象局短时/临近预报预警系统(NoCAWS)中应用,效果良好。
    19  基于淮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观测资料的通量研究
    谢五三 田红 童应祥 伍琼
    2009, 37(5):601-606.
    [摘要](1869) [HTML](0) [PDF 4.17 M](1184)
    摘要:
    运用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代表淮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通量观测系统的观测资料,分析研究淮河流域农田生态系统的陆气相互作用,统计梯度和涡度数据缺测率,采用空气动力学(梯度)法和涡度相关法,验证通量观测系统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分析CO2通量、潜热通量、感热通量的季节变化与日变化特征及其与下垫面的关系,计算出地表平均反照率、能量闭合率、动量输送系数等。结果表明:通量观测仪器测得的数据可靠,原始资料具有客观性、可用性;CO2等通量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与下垫面状况有密切的关系,日变化均为单峰型分布,由通量观测系统的观测资料计算得到地表平均反照率为0.18,平均能量闭合率为0.92,平均动量输送系数为0.0092。
    20  近30年淮北平原冬小麦物候期演变特征
    李德
    2009, 37(5):607-612.
    [摘要](1822) [HTML](0) [PDF 698.54 K](1490)
    摘要:
    对1979年以来的物候资料和同期气候要素进行研究分析,初步揭示了近30年来淮北平原冬小麦物候期的变化规律:返青、起身、拔节、开花、成熟5个物候期呈明显提前趋势,尤以返青、开花、成熟3个物候期提前明显。在光、温、水3气候要素中,决定安徽淮北平原冬小麦物候期变化的主要气候要素为温度,降水要素与本地小麦所有物候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光照要素中,仅小麦灌浆期间的日照时数与灌浆历程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给出了主要气候要素对淮北平原冬小麦物候期影响的定量关系:2月热量每增多10 ℃,冬小麦返青期将提前1.6天,2月日平均气温每上升1 ℃、返青期约提前1.4天;3月活动积温每增多10 ℃,起身期会提前1.0天;拔节期提前1.2天;4月热量每增加10 ℃,开花期将提前0.9天。灌浆期间的气温日较差每升高1 ℃,乳熟期会提前0.4天;5月平均气温每升高1 ℃,成熟期会提前1.5天。灌浆期间气温日较差增大、日照时数增多,小麦灌浆历程缩短,反之灌浆历程延长。
    21  影响勐海甘蔗产量与糖分的气候因子变化特征
    蒙桂云 喻彦 李伟堂
    2009, 37(5):613-617.
    [摘要](1651) [HTML](0) [PDF 1.63 M](1439)
    摘要:
    为在甘蔗栽培、糖业生产、糖业贸易中针对气候因子的变化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提供依据,对影响云南勐海甘蔗产量和糖分的气候因子近45年来的趋势性、阶段性和周期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甘蔗产量的气候因子中,3~10月的积温增加趋势显著;3~10月的积温和降水量有显著的阶段性;3~10月的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都有显著的振荡周期。影响甘蔗糖分的气候因子中,10~11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增加趋势比较显著,有显著的周期性和阶段性;11月至次年2月的降水量有3~4年的振荡周期,趋势性和阶段性不显著。
    22  MODIS遥感监测滇池蓝藻水华分布
    鲁韦坤 谢国清 余凌翔 杨树平
    2009, 37(5):618-620.
    [摘要](2127) [HTML](0) [PDF 2.41 M](1160)
    摘要:
    以中分辨率的MODIS数据作为遥感影像源,运用蓝藻水华在蓝波段、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特征,使用假彩色合成法(RGB: 621)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对滇池的蓝藻水华进行遥感监测。通过星地同步试验,证明了该两种方法的正确性。其中假彩色合成法通过色彩差异表现蓝藻水华,具有视觉效果较好的优点,归一化植被指数法则以数值大小的方式区别水华浓度,该方法建立反演模型后可用于定量研究。
    23  人工增雨作业条件预测方法研究
    袁野 李爱华 邵洋 周述学
    2009, 37(5):621-626.
    [摘要](1891) [HTML](0) [PDF 651.42 K](1382)
    摘要:
    从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业务指导产品的卫星资料反演产品和模式产品中选择与安徽省自动雨量站1 h雨量和3 h雨量显著相关的产品作为因子,利用Fisher方法分别建立了安徽省各个季节各自动雨量站1 h和3 h的人工增雨作业条件二级判别方程,定量给出是否具备可作业条件的判断方法。回报试验表明,1 h作业条件判别方程的准确率可达到70%左右,3 h作业条件判别方程的判别准确率在50%以上,方程均有较好的预报准确率,可以用于人工增雨作业条件预测业务,但春秋季和夏季的空报率相对较高,需要在业务应用中引起注意。
    24  自动雨量站资料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王自英 王仔刚 赵梅珠
    2009, 37(5):627-631.
    [摘要](1673) [HTML](0) [PDF 1.66 M](1569)
    摘要:
    通过对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发生地区地质条件、外在因素、前期降水的影响等分析研究,设计了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等级判别标准,并研制了预报方法。利用ArcGIS Engine、MICAPS等语言工具开发了滑坡、泥石流预报系统,使用前期数据库中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雨量和本地区的逐日降水影响系数,以及地质灾害气象发生等级条件进行计算,制作地质灾害发生等级预报。该研究工作为各地防治地质灾害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25  浙江省单季稻生长期降水量风险评估
    吴利红 苏高利 娄伟平 毛裕定
    2009, 37(5):632-637.
    [摘要](1743) [HTML](0) [PDF 3.32 M](1114)
    摘要:
    单季稻是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主要参保作物,研究单季稻生长期各级降水量的风险分布,可为水稻气象保险指数等险种设计提供技术基础。采用浙江省58个县市1971~2007年单季稻全生育期的降水量资料,基于信息扩散的风险评估模型,研究了浙江省单季稻生长期降水量在各级降水量下的超越概率,应用GIS技术绘制风险图,评估各地单季稻面临的旱涝风险;并研究了各量级降水量风险值与单季稻成灾年平均减产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单季稻生长期降水量严重短缺的风险高值区,主要为沿海岛屿以及浙北的嘉兴地区,其次是金衢盆地;降水量严重过剩风险高值区主要位于浙江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省单季稻减产与其生长期间缺水的关系不是很大,大部地区可以通过灌溉获得丰收,但减产与单季稻生长期间降水过多相关显著。
    26  SMS在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状态监视报警中的应用
    王立华 赵建新
    2009, 37(5):638-640.
    [摘要](1858) [HTML](0) [PDF 368.61 K](1579)
    摘要: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