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45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目录
    2017, 45(1).
    [摘要](882) [HTML](0) [PDF 8.76 M](1038)
    摘要:
    2  云粒子测量系统的定标方法研究
    王路杰 焦瑞莉 陈家田 雷恒池
    2017, 45(1):1-6.
    [摘要](1309) [HTML](0) [PDF 11.27 M](1519)
    摘要:
    云粒子测测量系统是开展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研究的关键测量仪器。目前我国使用的这类仪器主要是由国外进口。不仅仪器的定标依赖于厂家使得用户在时间和经济上的代价很大,而且传统的玻璃珠定标方法也存在易粘连等缺陷。针对这个现状,提出一种新的定标方法。利用成熟的喷墨打印技术和视觉测量技术,产生可控、稳定的5种直径(10~50 μm)连续微水滴,来定标云粒子测量仪器。本文详细描述了实现此定标方法的系统原型结构,分析了影响系统工作性能的因素,通过对同一CDP(Cloud Droplet Probe)探头定标与传统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满足云粒子测量系统的定标需求,该定标方法较传统方法易于控制且性能良好。
    3  城市化进程对气象探测环境代表性的影响:以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为例
    杨元建 汪腊宝 黄勇 石春娥 石涛
    2017, 45(1):7-14.
    [摘要](1278) [HTML](0) [PDF 5.24 M](1529)
    摘要:
    为了探讨城市化进程对寿县国家气候观象台探测环境及气象要素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高分辨陆地卫星影像结合GIS技术揭示了近25年(1987—2012)寿县县城的城市化进程及其对气象观测场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以及热环境的影响过程;以搬迁后新址为参考站,进一步分析了城市扩张对气温和风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改变是破坏寿县观象台探测环境代表性主要原因;②城建用地是影响和构成寿县旧址周围缓冲区较高地表温度的热环境分布主体,而植被和水体是较低地表温度的热环境分布主体;③城市化扩张造成旧址年平均气温偏高和年平均风速偏小,由于城市化的影响,寿县新旧站址风向的相符率仅为15%左右,且城市扩张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控制台站周边城建用地的规模和布局是改善台站热环境以及提高台站观测区域代表性的重要举措。
    4  区域气象站位置信息检验评估
    雷桂莲 王曙东 岳旭 胡骏楠 傅文兵
    2017, 45(1):15-21.
    [摘要](1294) [HTML](0) [PDF 1.43 M](1282)
    摘要:
    在全国40872个参加信息质量考核的区域自动气象站(Regional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RAWS)中,由于测站地理位置(Position Of Station,POS)初始信息偏差、POS信息改动、站点拆迁等原因,造成报表POS信息与实际不符,检测并发现这些异动站点,成为提高观测质量且准确应用观测数据的前提。使用SQL数据索引查询优化、汉字正则匹配技术,对全国区域自动气象站站高和站名站址进行检验,评估其POS的准确性。统计分析发现,高程差在20 m以内的站数约占总站数的72%,在100 m以上的约占7%;匹配距离在1 km以内的站数约占总站数的62%,在10 km以上或无匹配结果的约占6%。表明,全国区域自动气象站POS数据大部分准确、可用。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对标注异常的POS进行核实修改,当前业务应用可根据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解决方式。
    5  云高自动化观测对比试验与数据分析
    郭伟 雷勇 王敏 陶法 王柏林
    2017, 45(1):22-29.
    [摘要](1227) [HTML](0) [PDF 1.47 M](1399)
    摘要:
    利用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北京观象台云高自动观测仪器对比试验数据,以微脉冲激光雷达(MPL)为参考、结合人工目测,对3台激光云高仪观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价。分析2种天气条件(高能见度、低能见度)下漏判情况、误判情况和云高准确性3个方面;同时评价了激光云高仪对几种典型云属的探测能力。结果表明,激光云高仪与MPL一致性较好,大气中的雾、霾等气溶胶粒子是造成其测量不准确的主要原因,可通过提高激光发射单脉冲能量、优化光学系统来提高激光云高仪探测能力。
    6  CIMISS中气象观测资料处理入库效率优化方法
    季永华 孙超 刘一鸣 肖卫青
    2017, 45(1):30-35.
    [摘要](1517) [HTML](0) [PDF 1.18 M](1316)
    摘要:
    气象资料种类多、海量、格式多样复杂,造成综合气象信息共享系统(CIMISS)巨大的处理压力。以高空L波段数据作为个例,进行详细的分析,在数据库表设计上,通过“键〖CD*2〗要素”的拆分方式减少数据库冗余,建立合理的索引和分区提高数据表访问效率。在处理流程方面,通过简约化流程减少系统间消息交互和IO,从而优化系统的存储效率。同时简约流程中对比PRO*C和OCI两种入库方式,PRO*C简单高效便于开发,而OCI功能全面但相对复杂,通过比较两种入库方式的效率,系统采用PRO*C方式。高空L波段数据实际运行效果表明,平均28 s完成一份数据的处理。对比高空探测数据的处理,简约流程比原流程入库更快。
    7  一种基于混合编程的NC文件WebService接口实现方法
    陈正旭 孙晓燕 滕舟
    2017, 45(1):36-41.
    [摘要](1131) [HTML](0) [PDF 1.43 M](1143)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C#和Matlab混合编程读取NC文件的接口实现方法。利用Matlab的NC工具箱函数库编写相应方法的M文件,将M文件编译成DLL类库,以C#为接口研发平台,调用DLL类库实现整体功能,以实例编写了具有NC文件获取单点时间序列和任意矩形裁剪方法的WebService接口,并通过网页调用,与传统的方法进行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8  FY3B 1级数据质量保障技术研究
    张媛媛 屈兴之 赵现纲 贾树泽 马友 田思维
    2017, 45(1):42-46.
    [摘要](1105) [HTML](0) [PDF 8.42 M](1355)
    摘要:
    极轨气象卫星1级遥感数据是遥感信息定量应用的基础,了解影响1级遥感数据完整性和时效性的异常现象并在最短时间内进行问题的定位和处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该数据的质量。以FY3B卫星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多年积累的运行经验,对FY3B 1级数据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类,然后从问题现象、问题原因的快速定位和处理方法等方面对1级数据的质量保障技术进行了研究。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地面应用系统的改进建议,从而进一步提高1级数据的质量。
    9  融雪性降水量资料实时处理技术
    黄思源 庄科旻 吴京生
    2017, 45(1):47-51.
    [摘要](1059) [HTML](0) [PDF 524.94 K](943)
    摘要:
    介绍区域自动站冬季融雪产生的雨量记录的识别和自动处理的方法。将融雪性降水量的识别分为降雪和融雪两个过程。在满足降雪的前提条件下,测站有雨量记录,且当时符合融雪条件,则该雨量记录作为融雪产生的记录处理。据实际使用自动识别的准确率可达90%以上。降雪和融雪的条件以区域自动站的气温作为主要依据,结合临近的国家气象观测站资料进行综合判别。为提高对天气状况和降水性质的识别还加入了雷达估测降水和冬季降水相态判别等产品,弥补用单一参考站降水资料的缺陷,对融雪雨量记录识别效果有显著作用。
    10  基于SMS的华中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系统设计和实现
    赖安伟 王明欢 陈晓霞 李武阶
    2017, 45(1):52-58.
    [摘要](1292) [HTML](0) [PDF 2.17 M](1024)
    摘要:
    为满足华中区域对高分辨率数值预报的业务需求,华中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系统于2014年4月1日业务运行。该系统以命令行方式提交和运行,存在监控管理不直观、故障难定位和处理复杂、运行效率低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SMS(Supervisor Monitor Scheduler,监控管理调度系统)技术进行了流程化调度开发,构建了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华中区域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新系统充分考虑各流程间的关联,将整个业务系统的运行过程串联为一个整体。相比原系统,其具有以下特点:可提供友好的图形化维护界面,整个运行流程结构清晰,能方便、快捷地定位和解决故障,大幅度提升业务系统的运行效率,较原系统整体运行时间缩短约354%,节约时间主要集中在数据获取、后处理与产品制作上。
    11  闪电数据三维可视化统计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朱传林 王学良 范宏飞 柴健 余蓉 汪姿荷
    2017, 45(1):59-63.
    [摘要](1613) [HTML](0) [PDF 6.05 M](1351)
    摘要: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基于GaeaExplorer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设计开发了闪电数据三维可视化与统计分析系统。建立了闪电空间数据库,搭建了逼真的三维仿真场景,实现了闪电数据三维精细可视化;同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能力,实现了闪电数据的管理及空间分析功能,为防雷减灾和决策服务提供了科学手段。应用结果表明:研发的闪电数据三维可视化与统计分析系统具有良好的应用体验,为闪电业务及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
    12  新一代天气雷达远程视频监控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毛飞 李建明 金龙 敬颖
    2017, 45(1):64-67.
    [摘要](1244) [HTML](0) [PDF 538.27 K](1064)
    摘要:
    针对目前天气雷达保障业务需求,开发了新一代天气雷达远程视频监控保障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雷达设备的视频监控、远程协助、数据采集、状态监测及报警等主要功能。通过该系统可实现雷达故障的快速发现,同时利用远程协助功能,相关专家可根据故障报警、现场可视图像以及雷达关键部位参数进行故障诊断,制定维修方案,提高雷达保障时效。目前该系统已成功应用到全省4个雷达站,满足了远程故障可视化诊断需求。
    13  CINRAD/CD接收机疑难故障案例诊断分析
    陈士英 闫平 叶飞 王志伟 王庆有 张丽霞
    2017, 45(1):68-71.
    [摘要](1145) [HTML](0) [PDF 821.53 K](1100)
    摘要:
    针对CINRAD/CD无机内测试信号的疑难故障案例,介绍如何借助大型电子设备规范化维修的理念和方法,结合雷达系统原理和信号流程,综合运用原理分析法、越级法、测量法、代替法等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分析与判断,逐步缩小故障排查范围,从而达到快速定位及排除故障的目的。最终确定该故障是由于接收与监控分机间的信号线断开,造成控制码没有送至微波组件内单刀双掷微波开关所导致的。文中提供了该类型故障的规范化维修流程,其诊断方法和思路可广泛应用于CINRAD技术保障工作中。
    14  前期环流相似法在重庆延伸期天气过程预报中的应用
    唐红玉 李永华 何慧根 董新宁 张驰
    2017, 45(1):72-78.
    [摘要](1174) [HTML](0) [PDF 1.69 M](1087)
    摘要:
    利用1960年以来NCEP/ NCAR北半球500 hPa逐日环流场资料,应用动态相似集成预报方法,对离预报月最近若干时段内的东亚500 hPa逐日高度场环流场进行EOF展开,提取前期环流场的主要特征量及恢复场,运用相似算法分别与1961年以来各年同期EOF主要特征恢复场进行比较,寻找最佳相似年份。调整前期资料长度,再用相同的方法找出5个相似年,累计预报区域5个相似年预报时段内逐日降水频率,并将其结果绘制成曲线,根据曲线峰谷变化,即可对延伸期预报时段内可能性较大的区域性主要降水过程出现日期进行预报。预报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重庆延伸期内降水、降温等天气过程预报有一定参考价值。
    15  两次触发MJO对流事件的物理过程对比研究
    冯婧 李天明 朱伟军
    2017, 45(1):79-86.
    [摘要](1012) [HTML](0) [PDF 2.06 M](1118)
    摘要:
    用OLR的逐日数据和2002—2003年ERAInterim的逐日再分析数据集的多个变量〖WTBX〗q,T,u,v,ω〖WTBZ〗,结合水汽收支分析和多尺度波流相互作用的方法研究了2002年冬季两支东传的MJO对流事件MJO1和MJO2被触发的物理过程发现,MJO1和MJO2的对流分别发生在2002年10月31日和12月8日,对流发生区域均在赤道印度洋,分别为10°S~10°N,50°~80°E和0°~10°N,50°~80°E。水汽距平的正异常和垂直上升运动超前于对流的发生时间,使得二者发生区域边界层的水汽增加,形成了有利于对流发生的上干下湿的对流不稳定条件。在对流发生的前3天,水平湿度平流的正贡献是二者发生区域内水汽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由MJO尺度的东风分量把发生区域东侧更大的背景场水汽分量输送到发生区域中的平流过程导致的;二者水汽增长过程的最大区别是MJO1中垂直湿度对流的正贡献几乎为零,MJO2中有较强的垂直湿度对流的正贡献,造成这一巨大差别的主要原因,是MJO2中边界层的MJO尺度的垂直上升运动比MJO1中更强。
    16  昆明市暴雨强度公式推算与对比
    段燕楠 王赟 杨芳园 刘彬 周稀
    2017, 45(1):87-91.
    [摘要](1468) [HTML](0) [PDF 940.72 K](1280)
    摘要:
    根据昆明国家基准气候站1981—2014年34年的逐分钟降水资料,基于年最大值数据采样方法,分别采用皮尔逊Ⅲ型、耿贝尔型、指数型3种分布函数曲线进行拟合试验,推算昆明市暴雨强度公式;在频率曲线拟合和暴雨强度公式参数估算时分别进行了精度检验,以误差最小为原则,得出耿贝尔型拟合的暴雨强度公式为最优公式。将新编最优公式与昆明市现有的其他5个暴雨强度公式进行对比,分析了昆明暴雨强度时空分布特征,验证了公式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为昆明城市防涝工程设计和相关设施的建设提供依据和参考。
    17  华北地区极端降水变化特征及多模式模拟评估
    靳泽辉 苗峻峰 张永瑞 赵酉龙
    2017, 45(1):92-101.
    [摘要](1348) [HTML](0) [PDF 9.17 M](1606)
    摘要:
    利用1961—2010年华北地区68个台站逐日降水数据计算了6个极端降水指数,对华北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进一步评估了CMIP5的31个全球气候模式对华北地区极端降水的模拟效果。结果表明:①华北地区极端降水指数具有较大地区性差异,平均日降水强度、极端降水阈值等指标东南高西北低,大雨日数和连续干日东西分布差异明显。6个极端降水指标的年际变化显示华北地区强降水事件增多的同时,极端干旱程度加剧。②CMIP5模式对华北地区极端降水指数的模拟差异较大,其中对平均日降水强度和极端降水阈值空间分布模拟能力较好,有1/3模式的空间相关系数超过了06。同一模式对不同指数的模拟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③模式模拟相关系数和均方根误差有较好的一致性,根据这两个指标分别得到两组模式排序,其相关系数超过了04。HadGEM2CC,HadGEM2ES,MIROC4h,MIROC5以及CCSM4是模拟华北地区极端指数最好的5个全球模式。相比于多模式集合平均,优选模式集合能够显著降低模拟的湿偏差。
    18  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浓雾气候特征及秋季浓雾天气异常环流特征
    赵玲 齐铎 李树岭 张月
    2017, 45(1):102-107.
    [摘要](1210) [HTML](0) [PDF 6.46 M](1182)
    摘要:
    探讨了黑龙江省2000年以来浓雾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秋季浓雾异常环流特征和环流分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浓雾春季和冬季少,夏季最多,但多发生在山区,持续时间短,局地性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灾害重的浓雾天气主要出现在秋季,其中10—11月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均发生在2010年以后。黑龙江省秋季浓雾多发生在暖湿空气较强的环境条件下,根据500 hPa高度场和距平场特征把秋季偏暖背景下浓雾发生的主要环流型分为西低东高型和纬向型,黑龙江省中低层正高度距平、850 hPa距平风场上反气旋环流以及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偏北偏强等异常环流特征对浓雾中短期预报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19  RCPs情景下贵州省气候变化预估分析
    张娇艳 李扬 吴战平 张东海 李忠燕
    2017, 45(1):108-115.
    [摘要](1298) [HTML](0) [PDF 5.43 M](1426)
    摘要:
    使用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五阶段CMIP5的模式结果,在不同RCP情景下对贵州省未来气温、降水进行了预估。通过对气温、降水的模拟值和实测值的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的评估得知,模式对贵州省气温的模拟能力较强,对降水的模拟能力相对较差。预估结果表明:未来在RCP85、RCP45和RCP26情景下贵州省气温均是明显的上升趋势,降水小幅度增加,增温(增湿)〖JP2〗速率分别为05 ℃/10a(10%/10a)、02 ℃/10a(09%/10a)和01 ℃/10a 〖JP〗(06%/10a),到了21世纪末期相对于基准期气温(降水)分别增加45 ℃(52%)、23 ℃(54%)和13 ℃(42%)。空间分布总体上增温幅度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变大,而降水相对于基准期变化的区域性差异较大。总体来说,21世纪温室气体浓度越高,增温增湿速率越快。
    20  近50年来辽宁省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晁华 徐红 王当 王小桃 朱玲 顾正强
    2017, 45(1):116-121.
    [摘要](1302) [HTML](0) [PDF 11.31 M](1193)
    摘要:
    利用辽宁省61个气象站1964—2013年的冻土观测资料,采用线性回归、相关性分析、不同气候期对比等方法,结合ArcGIS分析了辽宁省冻土的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冻土随纬度呈带状分布;土壤冻结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冻结期在10月至翌年5月,冬末春初冻结的面积和深度达到最大值;冻结日自北向南逐渐推迟,消融日则相反;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冻土深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减小;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与最大冻土深度呈显著负相关,是影响冻土深度的重要因素;从各气候期100 cm等深度线也可以明显看出最大冻土深度呈逐渐减小趋势。
    21  2013年南疆西部暴雨天气的水汽特征
    赵克明 黄艳 于碧馨
    2017, 45(1):122-130.
    [摘要](1142) [HTML](0) [PDF 18.94 M](1790)
    摘要:
    应用南疆西部(35°~42°N,73°~80°E)15个气象站及20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13年逐日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每日4次1°×1°再分析资料,分析2013年南疆西部4次典型暴雨天气过程的水汽源地、水汽输送及水汽收支特征。结果表明,2013年4场暴雨天气水汽主源地主要分布在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其次是波斯湾,低层东风急流(LLEJ)在南疆西部暴雨过程中作用显著。过程Ⅰ水汽输送路径主要为偏东和西南气流,在南疆西部沿山及偏东平原强烈辐合引发暴雨,偏东路径水汽输送明显大于西南路径,水汽输送的大值区域持续时间为24 h。过程Ⅱ水汽输送有西方、西南和偏东路径,3支水汽输送在南疆西部东—西、南—北产生剧烈的辐合造成大范围、强度强的暴雨天气,东边界水汽输入量接近南边界,水汽输送的大值区域持续时间为60 h。 过程Ⅲ水汽输送为西方、偏南和偏东路径,LLEJ引导的水汽在西风、东风气流的交汇下沿山堆积产生强的辐合,造成暴雨天气。水汽输送的大值区域持续时间为24 h。过程水汽输送主要有西方、偏南和偏东路径,西方路径的输送量远远大于偏东和偏南水汽,水汽输送出现2次高低空大值区域叠置现象,暴雨过程中大值区域持续时间48 h。
    22  莱州湾冷流降雪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高晓梅 杨成芳 王世杰 王新红 闫景鹏 韩晓
    2017, 45(1):131-139.
    [摘要](1249) [HTML](0) [PDF 1.46 M](1087)
    摘要:
    利用2000—2013年莱州湾各气象站逐日降水资料、常规资料、海温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莱州湾冷流降雪的气候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降雪强度较小,中雪和大雪主要集中在莱州湾东部地区。降雪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12 h以内。冷流降雪次数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特点,年际变化明显,存在显著的6~7 a年际尺度的周期变化。1月是冷流降雪的主要月份,12月下旬至1月上旬是主要旬份。冷流降雪主要时段集中出现在08:00左右。近14年冷流降雪次数与同年份的冷空气次数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发生冷流降雪时850 hPa及以下各层均有明显的温度阈值。莱州湾海温和海气温差过高或过低都不易出现冷流降雪。低于5 ℃为发生冷流降雪的地面2 m温度阈值,该阈值明显高于内陆降雪的阈值。冷流降雪发生时,500 hPa以槽后(含涡后)西北气流为主,700、850 hPa都处在西北气流控制下,925、1000 hPa为西北风、偏北风或东北风3种形势。
    23  2012年夏季秦巴山区暴雨过程的地形作用诊断
    赵强 王建鹏 王楠 戴昌明
    2017, 45(1):140-148.
    [摘要](1130) [HTML](0) [PDF 5.95 M](1409)
    摘要:
    利用NCEP/NCAR的1°×1° FNL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7月3—4日发生在陕西南部秦巴山区暴雨过程的成因及地形对暴雨的作用进行了诊断研究,同时利用中尺度模式WRFV331模拟了暴雨过程,结果表明:500 hPa高原槽、700、850 hPa的低涡切变线和副高外围西南气流是暴雨的主要影响天气系统。700 hPa副高外围的西南气流从云贵高原推进到秦岭南坡并沿坡爬升,同时还与山前的偏东气流汇合而形成气流辐合区,致使气旋性涡度增大,辐合抬升作用造成强垂直上升运动,低层低涡切变线得以发展和维持,秦岭南坡产生了大暴雨,秦巴山区地形对暴雨有显著的增幅作用。高原槽中冷空气从秦岭以北向南侵入,大巴山以南的西南暖湿气流向北推进,在冷暖空气的交汇地带形成斜压锋区;地形的辐合抬升作用加强中低层大气锋生,增大大气斜压不稳定性,触发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有利于暴雨的发生。暴雨发生期间秦巴山区在垂直方向上,雨水、云水、冰晶的大值中心相互对应,存在“播撒—供给”效应,有利于雨水粒子增多,导致山区出现了强降雨。
    24  “苏拉”台风引发福建西部大暴雨成因分析
    冯晋勤 蔡菁 赖巧珍
    2017, 45(1):149-157.
    [摘要](1146) [HTML](0) [PDF 5.02 M](1474)
    摘要:
    利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地面降水资料以及福建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对2012年“苏拉”台风登陆后引发福建西部大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苏拉”登陆后高空涡旋受大陆高压东侧偏北气流引导向偏南方向移动,同时,台风登陆后进入大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区并向切变左侧倾斜,使得台风南倾结构进一步加大。台风结构南倾为福建西部大暴雨区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苏拉”自身带来的水汽及台风南侧西南气流为暴雨区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来源,高空冷空气入侵与低层的高温高湿区形成上冷下暖结构呈现出条件不稳定层结,有利于深厚湿对流产生,结合充分的水汽供应,出现大暴雨天气。大范围暖平流配合风速辐合,中高层冷空气入侵与低层西南暖湿空气结合以及低层的西南急流建立是三个强降水阶段对应的中尺度天气特征。
    25  1949—2014年影响山东的变性台风特征分析
    孙莎莎 丛春华 魏萌 孙艺
    2017, 45(1):158-164.
    [摘要](1285) [HTML](0) [PDF 1.81 M](1300)
    摘要:
    利用1949—2014年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热带气旋年鉴资料、常规降水、大风资料以及NCEP日平均(25°×25°)再分析资料,统计这期间所有影响山东的变性台风,并对这些变性台风时空分布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49—2014年,共有80个变性台风影响山东。影响山东的变性台风变性地点主要在中纬度地区。变性台风的个数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和年变化,变性台风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春季和冬季比较少。台风变性地点分布与副热带高压分布还有西风槽的位置及等高线梯度有一定的关系。台风变性时存在明显锋区,锋区强,变性台风个数多,锋区弱,变性台风个数少。影响山东的台风变性后加强的有33个。斜压锋区、一定的冷空气、冷空气从中高层倾斜下沉入侵、高空正涡度平流及低层暖平流这些因子都有利于变性台风强度加强。
    26  济南一次雾过程的数值模拟试验和成因分析
    夏凡 杨晓霞
    2017, 45(1):165-171.
    [摘要](977) [HTML](0) [PDF 4.04 M](1464)
    摘要:
    基于中尺度天气研究与预报(Weather Research and Forecast,WRF)模式并选取T639模式数据作为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对2015年11月13日至14日发生在济南的一次大雾天气进行数值模拟试验。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对模拟效果进行检验分析,从不同方面分析这次雾的成因。结果表明:①稳定的大气层结、微弱的风速、较小的温度露点差为雾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气象条件;②WRF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出雾形成和发展过程并且可以较为准确地模拟出能见度的强度;③近地层中性层结和较为充足的水汽对雾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低云的存在推迟了白天雾的消散;④在雾形成和发展阶段,925 hPa以下为辐合上升运动,之上为辐散下沉运动,这使得水汽集中在近地层,有利于雾的生成;⑤近地层的冷平流会增大相对湿度,是雾形成的有利条件;非绝热因子对这次雾的形成发展并没有起到关键作用。
    27  雾霾天气个例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韩永清 孙兴池 李静 康桂红 刘畅
    2017, 45(1):172-178.
    [摘要](1338) [HTML](0) [PDF 4.35 M](1435)
    摘要:
    应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L波段探空资料从环流形势、扩散条件和边界层特征3个方面对2013年两次雾、霾天气个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00 hPa西北气流冷平流、地面弱风场、垂直速度呈弱上升〖CD*2〗下沉的垂直分层特点和逆温是两次雾、霾天气出现和维持的共同特征。地面西北风、850 hPa弱冷平流、近地层浅薄的接地逆温(100~200 m)和湿层与霾天气对应,地面偏东风、850 hPa暖平流、925 hPa以下深厚的悬浮逆温(400 m)和湿层与雾天气对应,霾过程较雾过程逆温强度强,上升运动高度高。消散时雾较霾下沉运动中心高度低,强度弱;霾消散时接地逆温特征变化不大,雾消散时悬浮逆温有底部抬升和大气稳定层结向中性层结转变的变化特征;但均有下沉气流接地、垂直风切变较强和高层低露点干空气下传到地面的特点。
    28  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与应用
    曾金全 冯真祯 张烨方 王颖波 施宗强
    2017, 45(1):179-183.
    [摘要](1047) [HTML](0) [PDF 1.11 M](1149)
    摘要:
    在分析国内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发展现状进行的基础上,从区域雷电灾害事前风险评估的角度出发,采用灾害评估的承灾体、致灾体模式,引入雷电风险、地域风险和承灾体风险作为评估指标,针对每个指标选取与其发生紧密度较高的参数作为2级评价标准,对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进行基于事前致灾因子的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研究,并以福建省为例,应用该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承灾体、致灾体模式的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能较好地反应出区域雷电灾害发生的损失程度,对于行政区域范围的雷电灾害风险度区域与政府决策支持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29  地面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产品算法优化
    孙琪 杨凡 孟繁辉
    2017, 45(1):184-188.
    [摘要](1054) [HTML](0) [PDF 3.58 M](1104)
    摘要:
    基于SWAN的TITAN产品、安全射界图技术,构建了地面人工影响天气指挥系统。为进一步提高该系统预警、作业建议产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本文优化了预警和作业建议产品算法:①将原TITAN识别区域预警优化为TITAN外推路径区域的预警,减少了预警的漏报;②针对没有本站雷达的地市,使用全省雷达拼图数据存在时间滞后性问题,引入了数据延迟设置功能,对预警和建议产品的时间进行订正。通过算法的优化,系统可较好地满足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的业务需求,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30  一次输电线路覆冰舞动事故灾害性天气分析
    高正旭 高雅琦 王咏薇 王晓玲
    2017, 45(1):189-194.
    [摘要](1056) [HTML](0) [PDF 2.54 M](1095)
    摘要:
    国家电网“输电线路覆冰舞动关键技术研究框架”、湖北省电力公司“舞动分布图绘制研究”(鄂电试研(2010)第133号)、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电力线路舞动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技术指南”(CAMGJ2012M33)资助
    31  影响芜湖葡萄商品果率关键气候因子特征及预测
    司红君 付伟 马菊 程传云
    2017, 45(1):195-202.
    [摘要](1197) [HTML](0) [PDF 1.32 M](1261)
    摘要:
    基于1994—2014年研究区葡萄的逐年商品果率数据,1965—2014年芜湖市逐月的气象数据和1981年7月至2014年6月国家气候中心的逐月88项新大气环流指数、26项海温指数,使用相关性分析、线性趋势、MannKendall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对影响葡萄商品果率的关键气候因子进行遴选,并在此基础上对遴选因子的近50年变化特征和短期气候预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影响葡萄商品果率的关键气候因子有7、8月的平均气温(〖WTBX〗T〖WTBZ〗7,〖WTBX〗T〖WTBZ〗8)、最高气温(〖WTBX〗Tmax7〖WTBZ〗,〖WTBX〗Tmax8〖WTBZ〗)、最低气温(〖WTBX〗Tmin7〖WTBZ〗,〖WTBX〗Tmin〖WTBZ〗8)、相对湿度(〖WTBX〗RH〖WTBZ〗7,〖WTBX〗RH〖WTBZ〗8)、日照时数(〖WTBX〗S〖WTBZ〗7,〖WTBX〗S〖WTBZ〗8),以及8月的平均气温日较差(Δ〖WTBX〗T〖WTBZ〗8),近50年 〖WTBX〗T〖WTBZ〗7、〖WTBX〗Tmax〖WTBZ〗7和〖WTBX〗Tmin〖WTBZ〗7显著升高,〖WTBX〗RH〖WTBZ〗7、Δ〖WTBX〗T〖WTBZ〗8和〖WTBX〗S〖WTBZ〗8显著下降,其中〖WTBX〗T〖WTBZ〗7、〖WTBX〗Tmax〖WTBZ〗7、Δ〖WTBX〗T〖WTBZ〗8的变化以渐变为主,而〖WTBX〗Tmin〖WTBZ〗7、〖WTBX〗RH〖WTBZ〗7、Δ〖WTBX〗T〖WTBZ〗8则发生过突变。这些关键气候因子与前期1年内的多项大气环流指数和海温指数显著相关,并遴选其中关键指数作为预测芜湖市7、8月葡萄商品果率关键气候因子的短期气候预测指标,计算出气候因子的预测方程,以期为葡萄种植能够有效应对气候影响、保证商品果率提供帮助。
    32  桂林市气候变暖特征及其对柑桔物候期的影响
    张印平 郭昌东
    2017, 45(1):203-208.
    [摘要](1023) [HTML](0) [PDF 872.90 K](1077)
    摘要:
    利用桂林市1984-2014年气候资料和同期柑桔物候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SPSS相关系数等方法研究了桂林市气候变暖的特征及其对柑桔物候期的影响。结果表明:31年中桂林市气候变暖趋势明显,其主要特点是年平均气温上升幅度约为04 ℃,20世纪90年代后期和21世纪初升温显著,在升温过程中以春季升温为主,冬季次之,夏季、秋季略升温,气候变暖春季气温升高贡献最大。气候变暖引起柑桔物候期的变化明显,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生长季呈延长的趋势;气温是影响柑桔物候期最为显著的气象因子;2月平均最高气温升高1 ℃,柑桔芽开放期提前约34天,3月平均最高气温升高1 ℃,开花期提前约49天,年极端最高气温升高1 ℃,可采成熟期推迟68天。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

    您是第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气象科技编辑部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6号       邮编:100081      电话 :010-68407256      传真:010-68407256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